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Testin云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 一年一届的315晚会落下帷幕     · 康佳携手海思鸿鹄媒体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新一代影音娱乐…
  1. 首页
  2. 商金研究
  3. 一家之言
  4. 内容

沈建光:全球再平衡和人民币汇率

来源:ft中文网 日期:2012-05-08 人气:4598 责任编辑:主编

 

 

    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中,IMF将中国2012年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预测从5.6%大幅下调至2.3%,并大幅调低2015-16年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从不低于7%调低到4%-4.5%。此举不仅显示了国际社会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认可,也撼动了人民币汇率均衡价格大幅低估的理论基础,可谓意义重大。

    2008年9月以后,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对中国来讲,一方面来自美欧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与指责的压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国过度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其在金融危机中面临重重困境,寻求经济结构转型更是自身需求。伴随着不断需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国际收支更加趋于平衡。

    从贸易顺差的角度,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最高时曾超过7.6%,2008年下降为6.6%,其后,逐年回落,2009-2011年三年分别为3.9%、3.1%以及2%。经常项目占GDP比重,2007年、2008年最高时在10%左右或略有高出,随后也有所降低,到2009年下降到5.2%,去年降至2.8%的新低。与之相对,IMF在2008年和2009年的报告中预测中国在11年贸易顺差仍将达GDP的10%以上。即便是2010年报告修正之后也将2011年贸易顺差占GDP比重预测在6%以上,与实际值相差了近4个百分点。明显偏离实际值的预测显然失去了指导意义,下调亦是必然。

    近几年来,中国的贸易条件(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比例)也有明显下滑。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国内受到经济刺激政策拉动,生产活动恢复带动对原材料的需求,进口产品出现“量价齐增”的现象。而大量出口商之间的竞争导致出口价格增长落后于进口价格的增长,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将2004年6月定为基数100,2010年贸易条件下降到了92,而去年则继续下降至88.5。

    另外,可以看到,造近几年来,民工荒的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东南沿海出现了劳动力不足,传统制业企业不得不涨薪、增加福利以吸引工人的现象。多地频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工资上涨幅度明显超出以往年份,特别是去年,全国共有24个省份年内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劳动力工资上涨成为了刘易斯拐点以后的趋势性特征。

    如此可见,由于中国国际收支更加趋于均衡、贸易条件大幅降低、国内劳动力工资上涨具有趋势性特征等原因,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升值较多。而IMF对中国经常顺差占GDP比重增加的假设也存在诸多问题??IMF一直将中国实际汇率设置为常数,甚至有所贬值,而实际上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已升值30%,不支持仍有大幅升值空间的结论。

    所以说,IMF下调中国经常项目占GDP比重撼动了人民币汇率均衡价格大幅低估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未来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趋于理性,为人民币真正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条件。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逐渐淡化

    一直以来,美国对于人民币汇率施加的升值压力从未消退。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以往历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重点。美方指责中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操纵,有意识地实施影响汇率水平的政策从而造成了汇率低估,以此增加出口竞争力,并造成了汇率严重偏差。

    除此之外,美国还借助其在IMF的最大股东地位,将自己对人民币汇率的看法转换成国际组织的意志,向中国施压。因此,即便此次IMF向下修正了对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占GDP比重预测,但4%-4.5%的最终结论仍大大高于去年实际值,可能是技术因素与政治因素权衡的结果。

    而由于IMF的下调、中国加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也前瞻性的透漏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的争议在减轻。回顾中国多年汇率改革之路,虽然遭到不少非议,但从成果来看,是成功的。既避免了一次升值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实现了人民币缓慢走向均衡的目的。直至央行宣布扩大人民币浮动汇率至1%之时,这几年经济增长放松调整已使得贸易顺差自然下降,人民币出现了双向浮动预期。

    笔者认为,如果考虑到今年贸易顺差将比去年进一步下降,打压资产泡沫减少了热钱流入,以及中国进入工资推动型通胀阶段以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均会降低未来人民币名义升值的压力。而人民币汇率问题中政治因素的逐步淡化,不仅有利于促进人民币真正走向浮动、加速人民币可兑换与国际化进程,也有助于减少中美双方不必要的争吵,将双方的关注点真正转向更多互惠的话题上面,共同促进合作与发展。(沈建光)

 

作者简介

    沈建光,瑞穗证?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此前为欧洲央行资深经济学家,主管亚太经济预测和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芬兰央行经济学家,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全球和中国经济学家。曾任国际经合组织顾问和中国人民银行访问学者,是经合组织02年专著“中国和世界经济”作者之一。

  复旦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客座教授。财经,财新和第一财经日报专栏作家。其所在中金团队曾获得新财富和理财周刊机构投资者卖方分析师宏观第一名。曾就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博士后,拥有赫尔辛基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00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