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的是,在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打击全球实体经济的背景下,源于上述两大部委的多项政策指向,正让我国久受贷款难、融资难之困的众多中小企业看到了新的希望。
然而,就在良策逐步落地的同时,一些商业银行纷纷预警:要审慎防止因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型中小企业破产、倒闭而带来的信贷风险。
银行慎贷并非“合俊惹的祸”
吴先生在深圳一家中型外贸企业从事财务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自己所在的企业便很难从当地的银行贷到钱,“为了应对现在这么严峻的经济形势,维持经营,我们公司准备从下个月继续缩减开支。”吴先生说,他身边还有不少企业的情形也一样。“合俊事件可能让我们的日子更难过”。
事实上,除了吴先生所说的“合俊”,近来还有多家港资公司已陆续关闭了在内地的工厂。港资、外资企业在寒潮中关门歇业不仅带来了新的社会失业,更为致命的是,它触动了商业银行本就敏感的神经: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的外贸型中小企业,是不是应该进一步收缩贷款而非放宽贷款呢?
对于充斥于不少论坛上的“合俊惹的祸”的看法,吴先生却并不以为然。他中肯地认为,中小企业一方面确实需要得到更多的贷款,促进企业资金融通,但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危机面前,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又确实不强,“过去银行就不怎么信任我们,何况现在是全球经济危机四伏”。
与安本资产管理基金的一位分析师看法接近,北京世宁利得投资顾问公司的一位研究人士也为中小企业能否如愿实现对官方政策期待忧虑。在他们看来,金融危机已经并将继续影响我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出现贷款违约的几率也将随之上升,“中小型企业要么会拼命寻求新的债务资本,要么干脆延期偿还到期债务,这种预期必然反过来影响商业银行放贷的信心。”
援引其他媒体的报道,某股份制银行的一位信贷员称,他们银行已经从6月份开始就暂停了外贸类企业的贷款审批。他还披露,“今年以来,外贸类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周都新增一家。而前两年全年才三到四家。”
另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日前发布的统计结果,在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今年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全国约十分之一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去年同比减少15%。
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全国今年上半年,已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商业银行力避为潜在坏账买单
显然,中小企业本身的资质、偿贷能力、以及越来越严峻的生存状况,都在不断加剧商业银行对之慎贷、惜贷的情绪。换言之,尽管央行、银监会等高层主管部门屡屡作出指示,但是,如何说服商业银行为可能出现的坏账买单,则是最大的现实之难,也是央行和银监会鞭长难及之处。
“如今,国有商业银行都上市或者准备上市,他们自然不希望在‘不合适’的时机作出‘不理性’的单子,否则,银行业绩难免要大打折扣。”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位专业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商业银行力避为潜在坏账买单的一个重要考量。
那么,我国商业银行是否已经出现了因中小企业生存之艰难而造成的新坏账呢?根据中国银监会前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继续保持了不良贷款余额与比例“双下降”的态势???到9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比年初减少30.2亿元;不良贷款率5.49%,比年初下降0.67个百分点。
对于银监会的上述统计数据,受访的专业人士提出了几近一致的看法:“双降”反映的还是前三季度的状况,而美国金融危机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微观企业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如果任由危机继续向我国外贸、金融领域渗透,接下来发布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将可能是另外一副面孔。
“虽然目前从银行的三季报尚未体现出这波企业倒闭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威胁,但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都存在‘滞后性’。”海通证券研究员邱志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指,在经济下行周期或者经济衰退期,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比实体经济的衰退要滞后3-5个季度。
受访的专业人士认为,在巨大的危机面前,央行已经调低了存款准备金率,银监会则不断引导业界为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融资环境,但无论怎么说,央行和银监会都不可能顾此失彼,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同样十分重要???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要切实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之难,除了有赖于两大部委、各家商业银行继续发力外,还需要其他相关措施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