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翻阅2011年上市银行年报数据发现,四大行今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9700亿元。“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结算量年内有望超过1.8万亿,甚至突破2万亿大关。”中行行长李礼辉在8月24日晚间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预测。
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
近日,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明确河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省(自治区)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吉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企业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范围,从毗邻国家扩展到境外所有国家和地区。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自2010年6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到北京等20个省(市、自治区)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有序进行,企业和银行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需求不断增长。
中国银行金融市场总部总裁黎晓静介绍,自2009年7月,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以来,尽管仍处于不但发展和探索的过程,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仍在向纵深推进。
四大行上半年 跨境人民币结算近万亿
四大行上半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展速度加快。
建行称,自试点以来,通过发挥境内外机构的联动优势,建行境内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超过1600亿元,其中,2011年上半年达1127亿元,是上年全年的2.33倍,增速超过全国水平。目前,建行已协助建行亚洲、建行香港分行和德意志银行(香港)获得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资格并代理完成交易。建行积极推进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挂牌,是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的做市商,在境内试点开办了韩元个人结售汇业务。
中行试点两年以来,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突破1.4万亿元,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同业首位。进入2011年以来,中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迅猛。今年1-7月,中国银行境内分支机构已为境内数千家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近4000亿元,是2010年全年结算量的2.5倍,市场份额超过30%,涉及海外客户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领跑国内同业。
中国银行23家海外机构已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结算量超过6200亿元,相当于2010年全年业务量的2.8倍。其中,中银香港以参加行身份办理业务逾3200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及人民币存款业务市场份额一直在香港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中银集团共开立跨境人民币清算账户500多个,开户银行遍布亚、欧、美、大洋洲和非洲。
工行中报显示,上半年跨境人民币业务量达4060亿元,是去年全年的3倍。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的海外经营网络覆盖到29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机构总数达到220家,跨越五大洲的全球经营网络继续完善。随着境外机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FOVA)在27家境外机构成功投产,工商银行依托全球一体化的科技平台,将零售、银行卡、电子银行、资金清算、专业融资、全球现金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贸易金融九大产品线向境外推广,带动境外机构的客户数量、业务规模显著提升。
农行2011 年上半年,境内分行国际结算量2,994.69 亿美元,同比增幅38.1%,实现国际结算业务收入10.9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94.3%。境内分行上半年累计对外开立保函54.22亿美元,同比增幅101.0%。跨境人民币结算量585.45 亿元,比去年全年业务量增加26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