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CPI高企,一年期存款利率仅3.5%的背景下,存银行阴亏,投资新项目前景又不明朗。面对民间融资的高额利润,担保公司、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纷纷加入到放贷群体之中,“全民放贷”开始演绎疯狂。
然而高利润意味着高风险。违规放贷被查处、企业倒闭老板跑路、资金募集使用方向被更改、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上升……本期民间金融的三个案例或许能给读者带来一些警示。
/担保公司/
疯狂的“全民放贷”背后总有担保公司的影子,其中很多是既没有在工商局注册,也没有获得融资性担保公司牌照的“李鬼”担保公司,而鲜有“正牌”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参与。不过,在高利的诱惑下,获得牌照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也耐不住寂寞,“李逵”学“李鬼”玩起了放贷的游戏。
微博揭担保公司违规操作
8月23日17:31,微博认证为“温州市工商局12315举报申诉指挥中心官方微博”(自注温州工商局官方微博)、名为“温州月月315”的微博发布了两条消息称:“近日,瓯海分局查处了一起担保公司特大发放贷款案,涉案金额高达1800多万元,是迄今为止该局查获的第一起担保公司发放贷款案。”
该微博内容显示:“该公司仅仅取得了经贸委的融资性担保许可资格,经营范围为‘为中小企业及个人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基础设施投资及中小企业投资’,并没有从事金融业务服务的经营资格。执法人员对该公司进行了立案调查,发现当事人从2011年1月开始将自有资金以暂借款的方式向他人发放短期贷款,在收回本金时一并收取1.2%~1.55%月利率(年率合14.4%~18.6%)的利息。至被查获时止,累计发放贷款共计1845万元,利息税后获利为19.04万元,另有800多万元本金及利息未收回。该案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瓯海区工商分局,该局证实确有这么一件事,但他们是通过内部工作动态上报给温州市工商局的,而且现在案件还在调查之中,相关信息不便公开。
记者致电温州市工商局,一位孟姓处长表示,具体的需要问当事的工商所。他说:“事件还没有定性,发布的是我们内部的工作信息。具体的案例才刚刚发现,没有结案,还要讨论。也不一定属于工商部门的职权范围,因为多个部门监管,这类违法行为是哪个部门监管还值得探讨。”
与上述官方微博有些出入的是,上述孟姓处长表示,该担保公司尚未正式取得融资性担保资格,还在公告期内。
“温州市之前没有查处过相关的案例,这是首次。”孟处长说。
2010年3月,银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从事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
工商年检发现异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温州市工商局瓯海分局新桥工商所的经办工作人员,他表示是他经办此事,不过能不能说要请示所长。新桥工商所的所长称,“统一的口径在市局办公室,我们不便公开。”不过他证实是他们辖区内的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
记者通过温州市经贸委网站获悉,瓯海市获得批准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只有“温州兴农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和“温州瓯联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两家。上述工商所所长还表示,前者在他们辖区内,后者则是在市工商局注册的,在哪儿注册申报的就在哪儿年检。所以,他们负责年检的只有温州兴农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一家。他说,“这个案件是我们在年检的时候发现的,报告材料审查的时候发现的。”
温州兴农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对此则不置可否,当得知记者是从工商局官方微博得到的信息时,该工作人员大呼:“我们都没有听说过。工商局官方网站没有看到这样的事情。微博都是乱说一通。”
8月24日15:00左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再次查看“温州月月315”的官方微博,发现有关“瓯海查处融资性担保公司利用自有资金放贷案”的两条微博已经被删除。
根据温州日报旗下网站于今年6月28日公布的获得温州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公司名单中,包括了温州兴农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
温州一民企老板突失踪 传涉民间借贷
继江南皮革、波特曼咖啡、乐清三旗集团、西西里托管机构纷纷出事之后,老板扔下一屁股债神秘失踪的例子在温州已不鲜见。
8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温州市锦潮电器有限公司老板戴列骏于本周一“人间蒸发”,公司物品遭遇供货商哄抢,传闻戴可能涉及当地民间借贷的担保业务。
老板神秘失踪
“戴的失踪非常意外,这个消息在本周一就传开了。很多供货商听到消息之后,周日凌晨就陆续上门讨债。”南白象街道办事处党委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2日上午,温州市锦潮电器有限公司门口聚集了多家供货商。由于戴某始终没有现身,供货商为了减少损失,搬走了公司的东西,场面混乱。
他同时表示,戴某在失踪之前,幸好没有将账户资金全部提空,留了17万元,当作员工的工资于当天下午发放。
“锦潮电器以生产剃毛器为主,厂房约有5000平方米,工人50名。”当地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该企业并不算大,厂房是租用的,搬来才仅一年时间。这一年来,企业的经营规范,效益也算不错。老板失踪之前,并没有任何异常举动,失踪得很蹊跷。
“尽管东西被搬空了,但是企业还欠几家供货商的货款,金额也不小。”该人士表示,周一来讨债的都是一些供应商,戴某欠下的货款可能在百万元左右。
担保公司拖垮企业?
对于戴某的突然失踪,有企业员工称可能涉及民间借贷。“据说老板参股了一家担保公司,可能与这次的失踪有关系。仅仅只是欠这些货款的话,还不至于跑路吧?”
温州市锦潮电器有限公司的经理邓某也表示,企业老板戴某确实参与经营了担保公司。
当地人士称,由于戴某是参股,所以具体哪一家担保公司并不为人知。
对于戴某是否涉及民间借贷,南白象街道办事处党委负责人表示不知情。“企业具体债务情况现在还没有弄清楚,所以戴某失踪的具体原因就更不好说了。但是,能够肯定企业的效益还是不错的。”
温州市南白象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温州市锦潮电器有限公司老板戴某的失踪,案子也正在调查中,还没有结果。
“受民间借贷业务拖累的企业越来越多。在温州,民间借贷非常疯狂,为了追逐高利润,很多企业都不在意风险。”通达投资首席分析师李鹏涛表示,目前,由于温州资金量大,很多人都觉得民间借贷是赚钱的行当,甚至抵押实业公司去做借贷。
温州有法律人士认为,当地民间借贷具有典型的 “三高”特征??利率高、参与度高、案发率高。按照最新监测数据,温州民间借贷6月份的综合利率水平为24.4%,折合月息超过2分,处于阶段性高位。此外,温州市大致有九成家庭和六成企业参与民间借贷。
除此之外,今年民间借贷案件呈现爆炸式增长,仅今年3~5月,温州法院就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628件,比去年同期多出474件,平均每天有近30起民间借贷纠纷产生。
“正是在高回报的诱惑下,大量资金甘愿冒险涌向民间借贷。”该法律人士表示,由于大多是个人行为,监管上存在难度。
/上市公司/
年息最高21.6%上市企业争做“放贷”生意
8月6日,ST波导(600130)(600130,SH)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其盈利结构中,对外发放委托贷款产生的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53.45%。其对外发放“高息贷款”所带来的收入已超过主业。
然而,波导只是冰山一角。据统计数据,截至今年8月22日,共有107份关于委托贷款的公告,涉及52家上市公司,累计贷款额度超过160亿元,同比增长近38%,年利率最高达21.6%。
在民间资本尤为雄厚的浙江,卧龙地产(600173)等多家浙资上市公司亦纷纷通过委托贷款争相放贷。
对于这一趋势,业内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一方面,委托贷款业务为上市公司带来了高额的利润;但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做好风险控制,坚持发展主营业务。
浙资活跃于高息贷款
对外放贷为ST波导业绩增色不少。据公开财务报表显示,其2009年开始扭亏为盈,2010年涉足放贷,其2010年的年报显示,对外委托贷款所取得的收益为1628.93万元,占净利润的38.55%;今年一季报显示,对外委托贷款所取得的收益占比增至42.64%。最新公布的2011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对外发放委托贷款产生的投资收益已过半。
香溢融通(600830)(600830,SH)亦是对外发放委托贷款较为活跃的浙资上市公司之一。仅上半年,便先后6次对控股子公司或对外提供委托贷款,其中在6月3日发布的公告中,控股子公司浙江香溢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将自有资金5500万元委托中行贷款给南通麦之香,期限一年,年利率高达21.6%,为当时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6.31%的3.42倍,居所有上市公司委托贷款之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所委托贷款的利率虽不及法定利率4倍以上的高利贷,但通常都高于央行贷款的基准利率。
据央行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委托贷款增加7028亿元,增长率近120%。其中,上市公司扮演了重要角色。
虽然其他区域上市企业不及浙资上市企业如此热衷,但也不在少数。中南传媒(601098)(601098,SH)8月22日发布的公告,公司审议通过了利用自有闲置资金实施委托理财项目的议案,拟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总额控制在2亿元以内。同时表示,拟通过民生银行(600016)长沙分行向湘电集团发放委托贷款3亿元,年化收益率不低于8%。
风险不容忽视
有观点认为上市公司此时热衷放贷有其无奈。存银行是阴亏,投资新项目前景又不明朗。恰好此时银根紧缩,上市公司把超过企业运营所需现金委托贷款给资质好又难以从银行融资的企业,不仅是双赢,也是对股东负责。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高收益暗藏高风险。若贷款企业因经营状况等问题造成不能及时还款或还不了款必将影响上市公司的健康运营,进而将风险传递到投资者身上。
在浙江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戴志敏教授看来,资本具有逐利性,这种“不务正业”,只要按公司章程实施无可非议。但针对目前这种形势,企业若想长久发展,必须做好风险控制,坚持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