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全球第六大律师事务所??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和全球著名法律资讯提供商LexisNexis共同主办的“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的中国企业国际并购、投资策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包括联想、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五矿集团等在内的国内知名企业都对这个话题抱有浓厚兴趣。
“这是一个好时机”
“这是一个好时机。”西门子公司集团副总裁、并购事业部总裁鲁克斯分析认为,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中欧地区的小型家族企业在未来5年倒闭的概率大增。这些企业正在等待救援,它们的大门已经向中国企业打开。在欧洲中部,大约有3万家中小型家族企业遍布于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以及奥地利等国境内。这些企业中的相当一部分被认为难以躲过这场已经初露端倪的经济衰退。等待并购,是它们幸存下去的惟一方法。
美国投资银行华利安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代表David Putnam表示,现在是中国公司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机。人民币正在升值,而海外资产的价格却在大幅下跌,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的优势。
与此同时,国外许多机构已经出手或正在积极寻找机会。据悉,苏黎世金融服务公司正积极寻找机会,收购陷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目标机构,以增加其亚洲、拉丁美洲和中欧国家的业务。该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表示,潜在的目标可能是那些需要出售非核心保险子公司的银行、解体的美国国际集团,以及其它有不稳定资产负债表的保险公司。
跨国并购先要解决自身问题
虽然形势诱人,时不我待。但是对于进行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来说,原有的挑战依然存在,而且也增加了新的不可预测的因素。
数据显示,近期的大型跨境并购案件中,60%~70%的中国并购交易并没有能够提升股东的价值。同时反映出的还有中国投资者面临的各种并购挑战。中国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全球扩张战略,如何真正理解并购金融工具的使用风险及价值,并购中风险的预估和规避,以及成功并购后的企业整合管理等,都将是中国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隆国强认为,从以往海外并购的案例来看,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战略制定、调查研究、后期整合等各个环节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很多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缺乏明确战略,在并购时存在一时冲动的因素,没有针对东道国的法律、市场、劳工、环保等方面做足可行性研究和尽职调查,而这一点往往导致最终的并购失败。此外,中国企业在并购后的文化、人才整合方面的能力和意识也相对薄弱。
受制于自身所处的后发地位,中国企业往往倾向于选择亚太、中东和非洲等发展阶段跟中国更接近的地方起步,对于欧美地区的投资尚处于初步阶段。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中国企业至少还需要20年的时间来缩小差距。
隆国强认为,在此期间中国企业并不是被动等待,而应该在并购中学习成长,而且应提倡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走出去,互相协作。要想在国际上取得成功,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提升品牌,二是要进行基础性研究,三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管理能力的经理人。
“一定要慎重”
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李小加此前曾表示,目前有实力跨国并购的企业多数是国有企业,它们在海外并购时缺少“硬约束”和“软约束”。国外大部分并购多以股票互换方式进行,当收购目标的股票贬值时,收购方就会面临风险,这是股票收购对价的“硬约束”;而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股票不能在海外作为兼并收购的货币,必须用现金收购,这对定价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另外,国外银行提供收购贷款时,首先会先对目标资产进行评估,而国内银行对国企多提供的是政策性贷款,很少对目标资产的价值评估,缺少内在的“软约束”。
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在谈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强调“一定要慎重”,目前还难以评估这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将会造成多大影响。
对于中国银行业“走出去”进行挑战,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范文仲认为,目前抄底是不可实现的,中资银行要理性对待海外并购。中国银行业需要走出去,但需根据自身能力和风险评估决定发展计划。永远不要想着抄别人的底,这种贪婪心理是造成所有金融业危机和泡沫的最根本原因。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有自己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当市场形势或产品价格到达一定程度,认为现在已经是合理的时候,才去投资。“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真切地体会并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