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4月季克良出生在江苏南通。1960年,季克良考入了当时的无锡轻工业学院,学习食品发酵专业。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前身是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这个院系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相关科系共同组建的,1958年该系整建制迁到无锡。
就在1963年,茅台酒的质量出现了波动,这引起了周恩来总理和原国家轻工业部的极大关注,周总理指示要求选拔、培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茅台酒厂,以便跟踪研究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保证品质。
50年的时光里,季克良的研究成就了茅台,茅台也成就了季克良。他成为茅台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第一个用科学理论解读茅台的人,在茅台酒厂的悠悠岁月中揭开了茅台酒的神奇工艺之迷,成为了世界级酿酒大师、著名的白酒专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992年、1995年全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贵州省有突出贡献的国企经营管理者;从1999年到2002年茅台年销售收入从6亿元上升到20多亿元,稳居全国第二,远远超过第三位品牌。
1995年被评为“中国商界十大风云人物”。曾发表白酒技术及企业管理论文数十篇。
1997年当选十五大代表,是贵州省第九届人大代表,省七届政协常委。
1998年,金融危机剧烈冲击加上山西朔州毒酒案爆发,使得整个中国酒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连一向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茅台也出现了滞销。当年5月,季克良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公司党委书记,集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于一身。
2001年8月27日,贵州茅台挂牌上交所,并在之后成为中国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百元股”之一。这一年,茅台酒厂实现了产量6000吨。
2003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了一万吨,这也是当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茅台的期望。在产量突破万吨举行的庆祝活动上,季克良感慨万千,“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他说。[3]
2011.10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集团)董事、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贵州省酒业高级技术顾问、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
2012年3月22日,在2012全球白酒发展论坛上,季克良声称“茅台中含有1000多种微量元素,这是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外国名牌蒸馏白酒都无法相比的”。
2015年8月,季克良不再担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2018年8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季克良不再担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贵州省酒业高级技术顾问职务。
季克良对茅台及中国酒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曾获“优秀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