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爽
小时候,我们生产大队里的链轨拖拉机每年只能在翻地时光顾我们生产队两三次。每当拖拉机进村时,小孩子们就高兴得像过年似的,成群地跟在拖拉机后面跑,倍觉好奇。
那时屯子里很肃静。上午只能听到下蛋母鸡的叫声,中午有卖豆腐的几声吆喝,晚上能听到几里地以外的狗叫。至于磨刀人、锔锅匠的吆喝声以及剃头匠的唤头声恐怕一两个月都听不到一回。因此机动车一旦路过村口,提前就能听到马达声。于是我们不管在做什么,都会立刻放下,撒腿就往村口跑,争着去看路过的是什么样的汽车。有一天,我正在炕上写作业,忽然听到汽车的声音。我赶紧下地,可有一只鞋找不到了。我想穿一只大人的鞋算了,可是鞋太大不跟脚,跑不起来。等我心急火燎地来到村口,汽车已经过去了很远。但我仍然兴奋不已,毕竟看到了它的背影,闻到了它的味道。
在那个农村孩子很少有机会看到汽车的年代,我觉得这少有的汽车尾气味特别好闻。
小学二年级的秋收假里,母亲带我乘坐着帆布棚的卡车,到城里的舅老爷家串门,这是我第一次进城。城市最吸引我的便是马路上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汽车,有大卡车、大客车、吉普车、小轿车……我最喜欢中间带伸缩缝顶上有两个犄角的那种庞大的电车。
那一刻,我幸福地陶醉在好闻的汽车尾气味之中!
我和母亲在城里呆了两天。两天里,除了表姨带我去了一次动物园外,其它时间都是坐在马路边上看汽车。宽阔的马路上,一辆车过去后,有时要等一会儿才过来下一辆。这时我才有分神的时间看看马路对面,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大院子,大门上有一条红色的横幅:“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二周年!”每当不过车时我就没事念叨着玩儿,致使几十年后仍然对这个横幅内容记忆犹新。
那时城里的出行也有高峰期,但不是汽车,是自行车。每到早晚上下班那段时间,在马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上,那些后座上绑着个铝制饭盒的自行车队伍,如滚动的潮水,十分壮观。
记得刚上初中那年的某一天放学路上,有辆卡车经过。为了多闻一闻那汽车尾气味,同学们便追赶着汽车。我是学校的长跑运动员,凭着耐力我追上了汽车,然后我搬着车厢后栏爬了上去。
我美极了,我在车上向仍在后面追赶的同学们边招手边大声喊叫着。这时司机发现了我,刹了一下车,但没有停。我借着惯性踉踉跄跄地扑到他的驾驶室后边,从后窗看,司机是个年轻小伙子,笑着看了我磕破的胳膊一眼。我想他的笑可能不怀好意,便打算下车。可他突然加大油门把车开得疯快,我下不去了。不一会儿,我就被带到了陌生的地界。终于,又遇到一段爬坡的路,我趁车速减缓之机飞身跳下汽车,跌滚在路边的土沟里,直觉得膝盖疼痛难忍不敢动。缓了一会儿,我站起来,浑身酸痛,裤子擦破了,膝盖那里少了一大块皮。
等我一瘸一拐赶回村,家家户户都已经上灯了……
岁月匆匆,转眼就是四十来年的光景啊!
如今,满大街都是汽车,却再也闻不到过去那种好闻的汽车尾气味了。现在,就连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三轮车了,甚至轿车在农村也早就不稀奇了。
我常想,过去孩子们追赶汽车闻汽车尾气味的一幕,恐怕永远定格在那个久远的年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