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近期国际保险业态势,可发现目前正有一些大型国际保险公司期望依照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的模式,叩响中国保险业大门,进入中国保险市场。
今年8月中旬,IAG与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资协议,IAG作为战略投资者将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进入渤海保险,占合资成功后的新公司总股本的20%,预计交易将在2012年初完成。成立于1925年的IAG,是大洋洲地区最大的非寿险保险集团,市值位居世界非寿险公司前十五位。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场费”是6.875亿元,IAG方面表示,这个“门票”花得相当值得。
自国际经济呈现低迷态势以来,国际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步伐逐渐放缓。可以说,IAG与渤海保险该项交易的成功,向国际及中国保险业传达出一个讯号:外资保险进入中国保险市场这一议题再次被重视。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国内业务至今已30年有余,尽管保险业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步,但仍有很大的业务空间值得发掘。保监会在今年8月18日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保险业要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实现中外资保险公司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此外,保监会继续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向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农村保险市场的服务力度。
此信号一发出,国际保险公司尤其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业务缩水的大型国际保险公司,必将来到中国保险市场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以我国汽车保险市场为例,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亿辆左右,随着汽车产销量的大幅增长,汽车保险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面对这样一个诱人的大“蛋糕”,很多国际再保险公司都迫不及待地想前来分享。今年8月上旬,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董事会成员就曾羡慕地表示,仅2011年中国汽车保险分出的再保险业务就可达5亿欧元。而早在2007年瑞士再保险公司就瞄准了我国车险这个庞大的市场,组建起亚洲首个专门从事汽车险业务的团队,协助保险公司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降低索赔率,以此方式来分一杯羹。
其实,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一直认真履行承诺,逐步取消了对外资保险公司的限制,对外开放呈现出新的格局。2004年我国保险业全面放开,安联、安盛、美国大都会、纽约人寿等海外保险巨头纷纷进入我国市场,或设立分支机构,或参股入股。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保险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于2007年达到高峰。期间,外资公司参股中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也不断攀升。不过伴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景气,2007年以来这一数量逐年减少。此次渤海保险与IAG交易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一下降趋势将扭转。 (沈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