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迎宁:寿险增速放缓是行业转型的一个契机
来源:和讯保险 日期:2011-11-18 人气:2529 责任编辑:主编
和讯保险消息 11月18日,2011年中国寿险理财规划师年会在桂林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关于寿险市场和渠道的思考”。会中保监会政策研究处处长樊新鸿代读了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中国保监会原原副主席魏迎宁先生的演讲稿,他表示寿险增速放缓对于加大行业调整力度是一个契机,寿险公司既为客户提供保障,又能够为公司创造较高价值的业务,实现公司与客户的双赢,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保监会政策研究处处长 樊新鸿
以下是樊新鸿发言实录:
魏主席演讲的题目是《从寿险营销到财富管理》,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首先热烈祝贺中国寿险理财规划师年会在美丽的桂林召开。我原计划参加本次会议,因故不能出席,深感遗憾。
我本想参加这次会议,因为中国寿险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时刻。今年以来,国家货币正才是控制通胀,银行利息进入加息期,资本市场低迷,寿险业务则增速放缓,如何看待分析寿险业务增速放缓,如果我们进行理性的分析就会发现总体是正常的,增速放缓主要集中在银保渠道,同时寿险业务的价值增长好于保护增长,结构发生了变化,这说明保监会提出的调整业务的政策已经显现成效。
按照传统的保险理论,寿险产品可分为简易寿险和普通寿险,简易寿险风险要低,不需要健康合保的寿险,与之相对应普通寿险是保额较高,需要体检和健康合保的寿险,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周期,人保的简易人身保险属于简易寿险,现在银行渠道代理销售的产品,大致可以归入简易寿险,适合低收入人群购买,但在总量中应当占较小的比重,寿险业务的主体应当是普通寿险,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个人销售的应该是普通寿险。普通寿险适合中高收入人群购买。银行渠道销售的寿险产品,特征不明显,竞争力不强。加上销售成本大,虽然销售规模大,但并不能产生相应的价值。
他表示寿险增速放缓对于加大行业调整力度是一个契机,寿险公司既为客户提供保障,又能够为公司创造较高价值的业务,实现公司与客户的双赢,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销售人员连接着保险产品和客户,如果客户是中高端收入者,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寿险产品,应当由销售素质较高的人员销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营销人员的总体素质的高的,随着营销人员的人数增加,一度达到350万,现在寿险行业还有300万人,总体数值有所下降。
现在也有很多人取得了寿险管理师的资格、寿险规划师资格、人工福利规划师资格,是寿险销售的专业人员,既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也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准水准,需要这些人才去开发、销售、管理较为复杂的高端寿险产品。寿险业的结构调整也是这些专业人才发挥才干的机会,这些专业人才从事的不仅是开发销售寿险,应当是财富管理,也就是为客户提供财富的管理和服务,不仅是把一定既定的产品销售给客户,而是根据客户的年龄、收入、帮助客户理财规划,当然也包括销售客户所需的寿险产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多年快速增长,需要理财服务的呼吁人群不断扩充,寿险业的调整和健康发展需要从简单的销售营销到财富管理的转变,在这场转变中,寿险管理师、寿险规划师、人工福利规划师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祝大会圆满成功,魏迎宁。
谢谢魏主席。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