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双杀,保险资金无奈另辟蹊径。在“稳增长”再次倚重“铁公基”的大环境下,保险资金齐齐盯上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掘金”另类投资的热情溢于言表。
来自业内的一份内部统计数据,足以佐证基础设施债权计划已成为保险资金配置的热门品种。据业内人士透露,虽然是保险资金运用的创新型产品,但债权计划在行业里的资产配置比例逐年提升。截至目前,保险行业累计发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已超70个,金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仅年初以来就新增金额约500亿元。
股市持续低迷、债市乏善可陈、大额协议存款收益下滑,手握万亿资金的保险机构急寻投资突破口。今年下半年以来,发改委集中批复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恰好给了保险资金“插足”的机会。
无论是太平的“四川高速债权投资计划”,还是平安的“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债权投资计划”,今年5月以来,国内多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继低调发起设立基建债权投资计划。公路、铁路、核电、风电、火电、水电、水利、煤炭等重大民生行业是这些债权计划的主要投资领域。
沪上一位资产管理业人士分析说,基础设施类项目一般所需资金量较大、项目营运周期长,正好与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相匹配。投资基础设施类项目不但增加了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还可在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后,减少对利率敏感性产品的依赖,推动保险资产结构调整。
加上债权投资计划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国债、企业债及存款的利率,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机构资产配置策略的日渐改变,开始转投债权投资计划。
而债权投资计划能否发行成功,关键还是看收益率是不是够吸引人。据业内人士透露,“债权计划收益率一般在6%至8%之间不等。与眼下其他投资品种相比,收益算是相对有保证且稳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保险投资新政面纱的逐步掀开,保险资金在债权计划上的施展空间也将与日俱增。据记者了解,有关调整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等多项政策将作为第二批保险投资新政,即将对外发布。
新政实施之后,保险资金可投资的基建债权计划项目范围将得以扩大,偿债主体将新增“中央大型企业(集团)直接控股的企业,以及省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并调低了偿债主体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要求,意味着纳入保险资金可投资范围的基建项目将会增加。
不过,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虽然今年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思路是“扩大项目投资、增加试点投资、投资比例管理”,但在风险控制上,监管部门及保险机构还是较为谨慎的。“相对来说,在诸多基础设施项目中,我们基本只青睐国家级重点工程和大型市政项目。这种项目风险较小、收益稳定。”
2000亿元
截至目前,保险行业累计发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已超70个,金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仅年初以来就新增金额约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