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营担保公司巨头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担担保)深陷资金链困境的同时,银行也相继对合作民营担保公司开始重新审视。继中担担保高层陈奕标“跑路”风波之后,又上演了一出“讨债”风波。
与此同时,受牵连的银行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企业客户担心兑付问题
2月8日,凯晨世贸中心中座3层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遭遇了众多企业客户的“讨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由于中担担保近期陷入资金紧缺的危机,公司实际负责人陈奕标被传 “跑路”,众多企业客户蜂拥而至对中担担保展开了讨债。然而,当天沟通并无结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近20家企业“坐镇”中担担保的目的是索要“保证金”。其中一位企业代表告诉记者,“已经来过很多趟了,但是公司并未能给予明确答复。”
据一位企业代表所说,该企业购买了中担担保的一款产品,名义上以“保证金”的形式,一年的收益在10%~15%,但是至今未能兑付。另一位企业代表告诉记者,中担担保收取保证金的比例较高,超出银行保证金比例。对于上述说法,中担相关人士否认有以“保证金”的形式购买其产品的情况。
从现场情况看,众多的投资者都听说了“陈奕标跑路”传闻,对资金的兑付非常担心。
集中讨债反映了中担担保资金困境。事实上,去年年底“陈奕标跑路”的传闻在担保行业盛传。虽然当时流传的版本不一,但中担担保资金告急和陈奕标赴港治疗心脏病引起了业界无限遐想。
2012年1月30日,由中担担保牵头在北京民族饭店召开了政、银、企、担沟通交流会,中担担保总经理刘辉在会上辟谣。“陈奕标跑路之说纯属误传,他只是因心脏病去香港治疗。”同时,刘辉也承认目前中担的流动性出现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
“中担担保在沟通会上给了业内人士一个说法,也希望不要将事情扩大。”北京一家担保公司总经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此后陈奕标也一直没有露面。
“中担担保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细节并不方便透露。”北京信用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只能说,无论如何,担保行业的代偿率一直都是低于银行坏账率的,这说明担保公司对风险的把控能力还是很强。”
银行受牵连
众所周知,银行与担保公司的业务往来极为密切,尤其是作为第一位民营担保企业中担担保。在中担担保陷入危机的时候,银行的风险和损失也浮出了水面。
“中担担保几乎和所有的大型银行都有合作,也是不少银行唯一信任的民营担保公司。”有担保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这家公司在行业内可以排上前五,其总经理刘辉还身兼北京信用担保行业协会的副会长。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担担保事件牵连到的银行数量高达18家,但总的涉及金额并没有完全统计。
记者致电中担担保公司时,刘辉的助理以不接受采访拒绝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请求,而多家银行要么对此事讳莫如深,要么则予以否认。
中担担保、企业客户、银行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资金如何运作?银行为何损失呢?记者从中担企业客户调查了解到,中担担保为大量企业在银行做贷款担保业务,而企业则将到手的贷款资金的一部分以保证金的名义用于购买中担担保的产品,不过中担相关人士否认这一行为。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为了高额的利息,企业将部分来自于贷款的资金交给了中担担保。目前,中担担保如果不能兑付资金,企业与银行是借贷关系,也就无法偿还银行贷款了,最终的损失将是银行。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在危机之下,几家银行的总行已经向其北京分行了解与中担担保的合作情况,但目前详细情况还在整理中。
担保行业“地震”银行陷两难
对于中担担保事件,担保行业人士均表现得较谨慎,很多担保公司均对今后与银行的合作产生了极大的担忧。
“这件事情在担保行业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一旦传开了,与银行的合作将面临尴尬的境地。”北京一家担保公司人士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工行已经以文件形式正式在行内限制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而大部分银行则对合作民营担保公司进行了重新审核。
据了解,工行去年年底给行内各分行下发 《融资性担保机构信用风险管理办法》,对合作担保公司的股权、资产等各方面资质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一条准入条件政策性担保公司,将很多民营担保公司拒之门外。
“中担担保事件让人担心的就是银行出台歧视性政策,这不仅不利于担保行业发展,也会严重地影响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上述担保行业人士称。
中担担保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担担保曾经为众多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也正在处理该事件,期望事件可以尽快解决。(记者 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