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关系着民生与社会稳定,是推动经济繁荣以及增加就业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缴税额约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但是,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信用债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为解决这一问题拓展了新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和机构都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广开门路。第一,正规金融体系努力扩大中小企业贷款规模。比如,监管机构积极出台差异化监管政策,激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然而,尽管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种类不一而足,但中小企业仍普遍反映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第二,近年来,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面对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仍显不足。第三,相较于正规金融,民间融资在局部地区成为广大民营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来源。然而,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的处境令非正规的民间融资很难得到法律上的有效支持,而近两年频频发生的民间融资困局使得这一融资渠道受阻。从效果来看,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直接融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一条成熟渠道。美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和肯定,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债券市场为美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融资便利和融资支持。美国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产品十分丰富,企业可选择的债务融资工具有企业信用债券、次级信用债券、担保信托债券、多边信托债券、设备信托证等,以及可转换公司债[141.10 0.00%]券、可赎回债券、产业发展债券、股票指数债券、浮动利率公司债券、污染控制债券和高收益债券等。国际发达金融市场的经验说明,随着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企业融资将实现从以间接融资为主到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转变,随着一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债券市场在为中小企业融资上能发挥更大的功能。
近几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特别是信用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实践,通过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和创新动力拓展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领域。
首先,债券市场规模快速增加为服务实体经济发挥融资功能提供了基础。截至2012年6月末,我国公司信用类债券的余额已达6.58万亿元,占债券市场总余额的28%。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我国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由2004年末排名世界第27、亚洲第6跃居为世界第3、亚洲第2,成为同期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为实体经济注入了资金,而市场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和对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吸引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空间。
其次,作为直接融资的股票市场,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存在较大的壁垒。由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受制于规模、资产、盈利能力等因素,难以达到股票市场的上市条件,而专门为中小企业所开创的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则由于门槛高、容量小,难以满足大量的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此外,严格的公司治理要求让那些规模和发展阶段都千差万别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再次,通过债券市场自发推动的产品创新,积极发挥市场各类主体、地方政府部门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逐步实现将自己的融资需求与债券市场的产品特点相衔接。信用债券已由单一的企业债发展到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公司债、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区域集优债、资产支持票据、私募债等多种产品,债券市场以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分担体质为基础的市场化约束机制正在逐步建立,这些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都为中小型企业融资提供了选择空间。
最后,作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场外市场,债券市场能够积极发挥市场自治的作用,坚持市场化理念,发挥市场主体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和组织市场成员不断推进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发挥债券市场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不会一蹴而就,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市场本身推动的发展和创新能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道路越来越宽。(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