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10月份的新增信托贷款数据环比出现下降,但1445亿元的规模仅次于9月份的年内高点2024亿元。
此外,在10月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各项中,唯有企业债券融资数据增长加速,为2992亿元,今年前10个月,企业债券净融资达1.86万亿元,高于2011年全年的1.37万亿元。
地方融资的“双通道”
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巨大资金缺口的形势下,信托贷款与企业债券已然成为地方政府融资来源的“双通道”。
央行最新发布的《2012年10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前10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3.02万亿元,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38亿元。
10月的信托贷款增加1445亿元,同比多增135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992亿元,同比多1353亿元。因此,10月的新增信托贷款占当月社会融资总量的11.2%,仅次于全年最高9月的12.26%,而企业债券净融资占当月社会融资总量已将近四分之一,为23%。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10月份信托贷款环比下降主要是季度性因素,受三季度末银行冲量影响,四季度初信托贷款出现回落。
实际上,剔除季节性因素,信托贷款在全年基本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今年前10月,信托贷款已经达到8460亿元,占社会融资比重为6.5%,而10月份,该数据已达到11.2%,对比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情况,两项占比分别为56%和39%。
有信托公司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银行今年对于平台贷采取“降旧控新”的策略,客观上也使得信托和债券成为目前地方政府融资的“双通道”。
自8月以来,非银行贷款显著加速,尤其是信托贷款以及企业债券融资的增长与基础设施、铁路、环保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公共投资增加同步。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称:“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金减少和对地方政府金融工具的监管更加严格的背景下,融资愈发困难,因此信托基金和企业债券市场(以城市投资债券的形式)成为现行地方政府投资的两条潜在新融资来源。”
争议“影子银行”
关于中国“影子银行”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而信托公司被视为“影子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信托资产规模已经达到63201.76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7550.52亿元信托资金投向基础产业,占前9月新增金额29979.2亿元的25%。虽然中国的信托业经过历次整顿,但业内人士认为信托公司仍扮演着“二银行”的角色。
境外媒体指出,中国非银行融资渠道的兴起,对经济减速时期增长速度的维持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趋势标志着风险从政府转移至民间投资者,且此时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存在隐患,这并不是好事。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称,目前市场上的信托、理财产品都在银监会的监管范围之内,银监会下一步也会立足实际,对“影子银行”的内涵、功能、规模、结构、风险等方面加强研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杠杆率、并表风险等的监管,完善行业规则,打击不法行为。
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看来,中国“影子银行”的性质和规模比发达国家的小得多,“中国绝大多数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都处在严格的金融监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