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撰文指出,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经营管理缺陷和融资能力不足,贷款风险相对较高。目前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比企业贷款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其中单户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是平均水平的近四倍。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升级的双重压力,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加剧,部分地区贷款风险有上升趋势。
银行业观察人士、银联信小微业务竞争力评价研究小组专家钟加勇指出,曾经被打上“创新”标记的小微企业联保贷款,似乎正在褪去诱人的光环。这对于正努力探索“小微之路”的商业银行来说,已经不仅仅是预警,一些银行的总行甚至取消了联保联贷的业务。一个终极的问题正在拷问着大批进入小微领域的银行:大数法则究竟能不能解决小微企业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在中国,平均存活周期是2.5年的小企业群,真的是商业银行需要的理想客户吗?
小微企业联保贷款大都是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大型市场、园区、协会等授信平台展开的,以连带责任为主要特征。联保贷款即3位以上贷款人相互担保向银行贷款,不需要抵押物,互相承担连带责任。这在小微企业中曾经风靡一时。年初以来,全国多地出现钢贸企业信贷违约风险,部分经营不规范的商户从“抱团还款”变为“抱团欠款”,加大了风险处置难度。
此前许多商业银行以“大数法则”和“收益覆盖风险”作为小微业务的发展和业务创新原则。而现在面对市场风向的变化,这些银行开始重新回到谨慎的态度上去,加强了对小微企业的审核。
对大数法则的争议在于,它是否能真的使信贷风险变得更加可控。大数法则的原理是,相似个体所组成的大型群体的平均行为要比小型群体或群体中的个体行为更加容易预见。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群体,即令不掌握其个体的动机,但当群体具备很大的数目后,规则性就会出现。在形成后的群体中,总是会呈现一定的普遍规律、一定的共同约束、一定的平均趋向和平均表现。尽管可能每一个体成员可以在几种选择中相当自由地行事,但当涉及长期性行为时,对总体的行为方式相对而言还是能够有所预测的。
在大数法则下的小微信贷业务,要求小微企业的客户数量要足够多,而单户的贷款金额要保持在一定额度之下,不能过大(一般认为200万元以下的贷款占主要比例),即要在控制单户贷款金额的前提下,保持足够数量的有效存量客户,客观上通过数量实现分散和降低小微企业整体信贷风险的目的,以量补质,允许并容忍合理不良资产率的存在。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在银行对小微企业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中,由于小微企业的特点,银行往往并不能掌握申请者的足够信息,从而不能作出准确的决定。这种情况称作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指的是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后果即造成信贷风险的借款人,常常就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而且是最可能得到贷款的人。这一问题的存在使许多人对大数法则在小微信贷业务上的应用产生了疑问。因为即使“量”足够大,也不能保证避免逆向选择的发生。这时的风险就不再与行业的风险划上等号了,两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出入。
此外,在经济发生波动时,小微企业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大,抗风险能力与大企业相比弱了很多,尤其是行业整体不景气时,商会、商圈发生集体违约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银联信分析师认为,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盈利模式转变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此,商业银行需要重新调整在风险控制的方式和措施,同时更加关注宏观经济波动对小微企业经营的影响。整体来看,未来商业银行在小微业务上仍然会有很多机会。
据钟加勇介绍,为对当前商业银行的小微业务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为这一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及可供银行间相互借鉴的经验,近期银联信还发起了“商业银行中小微金融业务网络调查”活动,并首次提出了包括产品、市场、风险控制和管理组织四方面能力维度下的20个指标,在这一指标体系下对商业银行小微业务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及对比,帮助市场深入了解商业小微业务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