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又一喜讯!远阳寰宇集团总经理吴小明女士荣获「大湾区杰出…     · 谨防上当 电信诈骗危害群众为何屡禁不止     · 2024 IAI传鉴国际创意节在京开幕!
  1. 首页
  2. 财经专刊
  3. 内容

中国银行业“走出去” 步伐稳中有快

来源:商务金融网 日期:2010-12-16 人气:1334 责任编辑:主编

    为响应国家号召,中国银行业集体“出海”。几年来,步伐稳中有快,“走出去”方式日趋理性,境外版图不断扩大,无论是境外资产质量,还是境外资产、利润所占集团总额之比都在不断提高,人才瓶颈基本突破,全球综合服务能力显著上升,前景令人期待。本报将继续关注中国各银行的未来表现,忠实记录他们的海外开拓之旅。

中国银行业“走出去” 步伐稳中有快

□ 本报记者 芦苇泉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中国向外资银行全面放开市场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之下,带着服务中国“走出去”企业、打造世界级商业银行的使命,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银行“郑和下西洋”。金融危机期间,他们又紧抓部分国家银行业准入门槛降低的机遇,依托雄厚的资本实力加快申设和并购步伐,境外版图不断扩大。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银行业这次集体出海,初步大功告成,尽管阻力重重,但经验和教训并存,其前进步伐稳中有快,“走出去”方式更趋理性,无论是境外资产质量还是境外资产、利润所占集团总额之比都在不断提高,人才瓶颈基本突破,全球综合服务能力显著上升。

“走出去”方式更趋理性

    随着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国处处开花,为其提供金融支持的中国银行业也正在积极探索“走出去”的道路。虽然任何一条通往新市场的“通行证”都如真经般不能唾手可得,但中国几大商业银行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还都是稳健地走在了前列。
   “国家经济体大了,银行自然就会到国外新兴市场上去寻找盈利点。美国、日本在当年它们那个发展阶段上,都有大批跨国公司和大银行出现,中国也是一样,今天我们到了那个时候。”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
    日前,中国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披露,截至2010年9月末,工行已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94家分支机构,与131个国家和地区的1435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跨越五大洲的全球经营网络基本成型。“在境外拓展过程中,工行还逐渐摸索出一套以股权交易带动战略合作的独特思路。”该负责人表示。
    而中国建设银行目前已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纽约、胡志明市及悉尼设有海外分行,在莫斯科设有代表处,拥有建行亚洲、建银国际、建行伦敦等经营性全资附属子公司。该行还与132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利用代理行网络延伸自身的服务渠道,全球客户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初步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运营的全球化经营目标,很好地落实了“做强亚洲、巩固欧非、突破美澳”的战略构想。
    金融危机后,将业务重心明显稳定在国内市场上的中国银行近期也加快了“走出去”步伐,仅在12月份的前10个工作日里,中行就有比利时布鲁塞尔分行、德国杜塞尔多夫分行、马来西亚新山分行相继开业。
    交通银行的战略是“先国内立足,再走出去”,以“亚太为中心,欧美为两翼”布局海外战略。据有关数据表明,该行2010年国内扩张速度明显高于国外(大陆和海外新设机构之比为8:2)。最近,在胡志明市分行设立仪式上交通银行透露,另4家新设境外机构的筹建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没有“下海游泳”,所以没有被金融海啸吞没,但是这绝不是说中国的商业银行不必学会游泳、不必下海。“实际上,加快国际化发展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中国银行业必须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洗礼。”

各项指标向好 上升空间巨大

    刚刚踏上国际舞台的中资银行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应该还是个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孩子。但是,很显然,这个拥有良好基因的“孩子”的成长速度和健康指数,让世界为之感叹。
    工行相关负责人透露,2010年初以来,该行海外经营规模和效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截至9月末,境外机构总资产达到760多亿美元,较年初增长55%;实现净利润4.6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分别保持在0.48%和0.69%的较低水平。
   “工行大部分境外机构的盈利能力不仅高于当地同业平均水平,也好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表现。工行的跨国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工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国际化过程中,工行之所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持续强化对境外机构的差别管理,“一行一策”支持海外行背靠集团、立足当地,探索特色商业模式。
    再看中国银行的一组数字,该行2009年海外机构实现营业收入500.78亿元,比2008年增长16.85%。“今年上半年,我们办理的国际业务总额达到8400亿美元,不仅是中国最多,也是全球最多的。”最近,行长李礼辉在谈到该行国际结算业务时如是说。中行监事长李军也表示:“目前,中行分布在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家境外机构(占全行机构总数的9.09%)全部都在盈利。”
    但是,郭田勇分析说,尽管中国银行业“走出去”进展喜人,但其国际化程度还委实不高,有的仅在5%以下,而外国同等银行的这项指标一般在50%以上。因此,像工行这样的全球最大商业银行,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银行,其在向国际化迈进的道路上还须进一步加快速度。
    “我国银行业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还不太高,五大银行海外业务收入的平均占比只有6%左右,跟国外的同业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欧美同业海外业务的收入占比一般在35% 以上。”中行李礼辉行长日前的观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银行业在这方面的差距,也清楚了盈利空间到底有多大。

突破人才瓶颈 加速“本土化”

    作为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技术服务、外包机构和企业绩效提升专家埃森哲,在最近发布的《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研究报告中特别指出:“拥有国际人才是全球化成功的关键。”埃森哲还给出了“走出去”企业获取国际型人才的四大途径:从外部获取人才;通过内部成长培养人才;通过收购公司的方式兼并人才;与外部智囊合作,如聘请外部顾问或与咨询公司合作等。   
    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银行都认为,人才匮乏是“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制约因素。经过几年的“试水”,如今他们是否突破了人才这个关键瓶颈呢?
    “目前,工行海外员工总人数已达到4600多人,其中外籍员工占比超过90%。”工行负责人介绍说,工行在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开发利用好境内境外两种人才资源。
    一方面,他们积极让境内人才“走出去”,通过有计划地选派国内优秀员工到境外分支机构工作,广泛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交流项目,建立外派人才后备库等,为境外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在境外机构内加快实施人才本地化,招聘当地合适的外籍员工直接进入境外机构管理团队,聘请熟悉当地客户的专业人员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在2010年5月份,工行还专门举办了针对外籍员工的大规模培训班。
    中国建设银行也同样高度重视国际化过程中的人才问题。建行充分利用境外各种资源,采取学习研修、跟岗培训等形式,加大对核心人才和一线优秀员工的境外培训力度。仅在2009年就举办了102期境外培训班,培训量多达3928人次。
    “国际化人才是条件,海外业务的发展和全球化的管理需要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和专业化赋予创新精神的队伍,商业银行应该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培养人才和管理人才。”中行行长李礼辉日前强调。
   

 

00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