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新高。令人纠结的5月CPI公布几个小时之后,央行就宣布年内第六次上调准备金率。在前期实体经济增速出现一定放缓迹象、市场资金面持续紧绷的背景下,此次央行的提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场预期。
新华网:CPI再创新高考验调控智慧
从目前形势来看,未来通胀预期仍然不容乐观。从流动性供应来看,继续充裕过剩对物价形成的冲击力仍然较大。贷款投放虽然得到了一定抑制,但商业银行贷款冲动仍未减弱。各类票据到期给央行形成的投放压力很大,特别是外汇储备增速居高不下造成的央行被动发行基础货币势头不减。从国际上来看,油价整体还处在高位,粮食价格仍在走高,输入型通胀难以缓解。
中国证券报:政策会否放松需“走着看”
在物价上涨压力难以消退的背景下,治理通胀依然是货币监管部门的第一政策目标,货币紧缩预期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难以扭转。另一方面,在货币紧缩累加效应正逐步显现、美国等海外发达经济体利率水平依旧在低位徘徊的背景下,前期持续紧缩的政策也有一定“休整”的需求。整体而言,紧缩政策未来是否会逐步放松,依然需要边走边看。
经济参考报:不能以加息抑制物价上涨
我反对的是用加息手段抑制物价上涨,反对的是一看CPI上涨就喊加息。而不是反对加息给资源优化配置所带来的作用。我们必须明白,为了抑制物价加息和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加息,结果不一样。为了抑制物价而加息,那物价不跌去,加息就不该停止。但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而加息,则是有节制的,审慎的,不可能没完没了的。我希望,我们此前的加息更多的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而不是为了管理通胀预期,因为当我们考虑前提之后发现,对于中国,越加息物价上涨越凶。
京华时报:仅靠货币政策压不住CPI
复杂的通胀构成因素,决定了仅靠货币政策压不住CPI。今年存准率与CPI齐飞的事实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一点。显然,管好通胀预期,必须进行综合治理。造成通胀的外部因素管不了,但是加剧通胀的内部因素已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了。如果公共服务产品、基本生活用品不需要遭遇种种盘剥,如果成品油定价机制不是只有利于“三桶油”和其他下游企业,而是考量到消费者的利益,我们对于通胀的感受还会如此强烈吗?
钱江晚报:CPI,“蒙”才是对的
对媒体扔出“章鱼帝”、“神算子”的高帽子,路透社并不感冒。路透社坚持“调查是我们自己做的,是很透明的一个调查。”但当记者再追问七次精准预测是否也是依据调查所得时,路透则回答:“那大概是采访的。”果真如此,就不是路透社会掐指算命,而是有人飞鸽传书了。
中国网:再提存准率,收了谁的流动性?
我们并不反对采取一切措施控制物价、预防通胀,但是,决不能以牺牲中小企业的利益为代价。要知道,中小企业是我国就业、居民收入提高乃至税收的主要贡献者,也是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主体之一。如果中小企业出现了严重问题,不仅经济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职工收入增长、就业等目标的实现也就无法保证。
千龙网:存款准备金率不能孤军奋战
在通胀高企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不能再孤军奋战了。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两个调控手段必须协调配合运用,才能消除和减弱货币因素对通胀的助推作用。今年以来已经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仅仅两次提高利率。当务之急是迅速提高利率,缩小负利率程度,从利益回报上吸引流出的存款回到金融笼子里,然后再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将其冻结到央行,使得上调的准备金率发挥最大调控效果。
CE编后语
对央行的提准行为,反应最敏感的,一是中小企业,二是民间借贷公司。说CPI数据再高也不可怕。真正要担心的是,百姓和中小企业是否具有抗通胀能力,高企的商品价格指数中那些不合理的加价是否能够挤出去。什么时候这些做好了做到了,什么时候CPI才不会让我们如此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