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投资人到信托公司门口举标语的照片和视频流传了出来。
小编赶到现场了解了下情况,起因是一款该信托公司发行的浮动型股权投资信托计划,通过认购一个有限合伙的LP份额,间接投资同济堂(600090,股吧)的股票,等着借壳上市,二级市场减持退出。 从合同和推介材料上看,这款产品的底层还是规规矩矩的标品,投的是股票,也是行业鼓励的转型方向——上市了,股价也还不错,只是真的运气不好,当年正要高位减持的时候,碰上减持新规的出台,生生错过了翻倍的好机会。
面对延期和账面浮亏,投资人不干了,要求Z信托刚兑。
据说从去年就开始闹,也是横幅、投诉、信访、媒体爆料都做足了,这次又到门口举标语,实际上是两个触发点,一是同济堂被立案调查,减持进程再次受阻;二是相关部门对投诉的行政复议结果下来了,认为未发现信托公司有违规,若有经济纠纷或者合同纠纷应该走司法途径解决,投诉事由和主张没有得到支持。
于是,一部分投资人又开始走按闹分配的路子,雇人举牌、拍照、拍视频发给媒体,希望事情闹大,信托公司碍于面子和压力能够接盘并按照年化8%补齐本金和收益。
虽然亏了钱值得同情,但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也是喊了好多年。2020年底,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就期满,而且就按监管近年的态度转变来说,刚兑这件事儿是“不存在”的,何况这还不是一只有预期收益率的产品,浮动都能刚兑的话,那固收产品就更难打破了。
所以,说句心里话,小编觉得按闹分配可能很难再得到满足。
首先按照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这只产品中,Z信托的固定报酬是0.3%/年(典型的通道业务费率),担任有限合伙管理人的是深圳市盛世景投资有限公司,收的管理费高达2%/年,收益超过15%的部分还可以提超额业绩奖励。
即便拿着通道业务的收入,z信托也还算尽职尽责,投资人来电上门每次都安抚解释,另一头又催着盛世景那边想办法快点减持,据说还起诉过盛世景,只是最后法院的意思是得等实际亏损发生后再判。期间因为投资人投诉到监管部门,还配合调查了好几次,即便如此也没有半点要刚兑的意思。
对外,信托公司也多次强调,这款信托计划合法合规成立,不保本保息,公司也从未做过保本保收益的承诺或宣传,产品尚未退出并未出现实亏损,未来公司仍将尽最大努力维护投资人权益,也希望投资人能够正视市场风险,通过合法途径理性表达诉求。
再说监管是不是会支持。这几年,信托公司延期的项目也不少,也有投资人闹,但监管支持刚兑的基本没有。为什么?
早期资管行业里确实有按闹分配的先例,部分投资人也由此逐步形成了路径依赖。但按闹分配直接导致了刚性兑付,这不仅偏离了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干扰资金价格,不仅影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弱化了市场纪律,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金融机构不尽职尽责,道德风险较为严重。
打破刚性兑付规则是监管改革的核心,为了一款浮动收益、有录音录像买者自负的,投股票的项目前功尽弃,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此,小编认为投资人不如与信托公司好好协商,看看有什么可行方案推动减持退出,或者觉得z信托或者盛世景违规不尽责,就去诉讼走正规维权渠道。现在是法治社会,法院要是判了,信托公司或者盛世景能不执行?
虽然,事儿不到自己不觉得肉疼,但按闹分配导致资源和风险分配不公,损害的是广大投资人的利益。对大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值得警醒的例子,买者自负的时代来临了,大家应该在投资时多下功夫研究产品本身的风险,正确评估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力,而不是一昧盯着收益率。如果真的出了问题,也需要理性维权,而寄希望于“按闹分配”。
就在刚才,小编瞄了一眼大盘,发现作为标的的同济堂,居然涨停了!!!
估计投资人也很迷茫,那……还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