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氪获悉,近日,宇丰投资(湖北)有限公司完成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机构为能图创投、丰仓基金。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数字化建设。
宇丰投资(湖北)有限公司(简称“宇丰控股”)2024年10月成立,是一家致力于为千万家庭提供C2M一站式健康解决方案的集团公司,旗下控股瑞兴光合(宜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瑞兴光合”)、轻春赋(湖北)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轻春赋”)、无限生长(湖北)科技有限公司(“无限生长”)等子公司,其中瑞兴光合成立于2024年10月,是致力于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型企业,当前正在申请多项专利;轻春赋成立于2025年1月,定位为自有产品品牌的运营管理;无限生长成立于2025年3月,为产品销售体系合作伙伴提供智能穿戴工具及技术服务。
宇丰控股通过旗下子公司初步构建了涵盖自主研发产品、自建生产产线、自建销售生态等完整产业链条。瑞兴光合除自主研发外,还与全球前沿科技研究专家和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当前位于武汉的自建工厂占地100亩,分一期、二期建设,当前均已投产,拥有袋装液体、瓶装液体、多剂型粉剂、特殊膳食食品四大智能产线,可提供36款+产品剂型解决方案,当前自有工厂储备66+国家专利和3000+成熟配方库及多项食品最高等级认证;公司产品计划涵盖睡眠改善、肠道健康、体重管理、美容抗衰、口腔护理等细分领域;轻春赋自建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未来除自建线上网络外,还将支持经销商建设线下品牌体验店,为会员就近提供专业服务和体验;无限生长则通过AI赋能、数字系统赋能为轻春赋经销商提供智能工具和智能产品,为经销商拓客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轻春赋”创始人谢凯宇先生为连续成功创业者,拥有大健康领域超过10年的实战经验,核心研发团队来自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销售团队来自行业知名企业。在谢凯宇看来,大健康赛道天花板广阔、功能性食品行业具备长期发展韧性,虽然行业需求端存在无效产品、成分添加混乱、虚假宣传等消费痛点,且供应端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普遍存在渠道成本高、研发到终端供应信息滞后、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但谢凯宇对36氪表示“我们做轻春赋的初衷,就是希望整合多年行业资源,搭建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和柔性供应链,自建线上商城+社交电商+线下体验中心销售网络,完成生态闭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真实、有效的高品质产品,我们始终坚持C2M消费者导向,为行业发展提供一种新范式”。
本次天使轮投资机构能图创投是一家专注于大消费、大健康赛道的知名创投机构,该机构以投种子期、天使轮为主,国内外投资案例超过70多家,其中国内外上市30多家。能图创投董事长熊芬女士表示其看重该赛道的四大机会:一是消费群体年轻化、银发经济及女性颜值经济等消费新圈层带来的广阔市场机会;二是在当前科技进步及药食同源等行业助力下,产品形态日渐丰富、多样化的机会,消费者需求不断被激发,诸多新品类迎来发展机会,如创新成分在产品中的应用;三是产品应用场景细分带来的专业化机会,如专注运动健康、情绪管理、骨骼健康、睡眠健康等,将涌现专业细分的优秀产品和企业;四是行业新渠道带来的机会,如抖音等兴趣电商的直播销售增速迅猛,抖音渠道保健食品2023/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速达87.11%/52.54%,此外,跨境电商热度不减,场景化营销增强消费者链接,线上线下联动成为渠道生态建设必然趋势。
而本次联合投资方丰仓基金是一家投早投小,集中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专业创投机构,累计投资项目超30家,投资金额突破5亿元。丰仓基金创始人洪云川表示,与能图创投均看重了轻春赋创始团队的产业链整合和重塑能力。轻春赋创始团队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快速搭建了产品研发、自主生产、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生态闭环。“该赛道广阔、企业众多,但往往头重脚轻,重研发轻市场,或头轻脚重,重市场而轻研发,加之产业链条繁杂、冗长,而轻春赋创始团队拥有多年行业一线经验,对市场深刻理解,坚持C2M消费者导向,有机会成为破解当前诸多行业痛点的典范。”洪云川先生表示。
笔者初步研究发现,大健康赛道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市场广阔且近年发展迅猛。
保健品行业自2021年行业规模增速触底后,近几年呈现温和回升态势,2022年、2023年同比增速分别达10.38%、9.80%。2023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达3,282亿元,2027年有望达到4,237亿元,2023-2027年CAGR6.59%。
国内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艾媒咨询,能图创投整理
并且国内保健品渗透率低,未来增长可期。2023年国内大陆地区保健品整体渗透率仅为20%左右,显著低于美国(渗透率超过50%)等发达国家;国内35-44岁保健品渗透率最低,仅为11%,显著低于美国的51%;国内55-64岁保健品渗透率最高,为29%,同样显著低于美国的68%。
中国与美国保健品渗透率对比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能图创投整理
随着健康经济、颜值经济兴起,越来越多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消费者成为健康养生品的忠实消费者,催生了功能性食品的消费热潮。2016-2023年,我国功能性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由2,226.58亿元增长至3,214.60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功能性食品消费市场。随着国内市场的功能性食品种类的增加以及渗透率的提升,预计到2029年,我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8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2%。
国内功能性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功能食品市场运营现状调研与发展战略预测报告(2023-2030年)》,能图创投整理
国内功能性食品人均消费额较低,2023年中国大陆功能性食品人均消费支出为29.44美元/人,低于中国台湾,仅为美日等发达国家的1/3左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居民健康意识有望进一步提升,我国人均功能性食品消费金额尚有较大增长空间。
中国与其他国家功能性食品人均消费对比
资料来源:Euromonitor,能图创投整理
即便存在如汤臣倍健、仙乐健康等大型上市公司,但行业格局仍非常分散,仅以膳食补充剂为例,汤臣倍健以10.4%位居行业第一,但仍有超过60%的市场由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占据。
2023年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能图创投整理
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市场广阔、竞争分散,且创新不断,所形成的蓝海效应,吸引了诸多投资机构积极参与到投资当中。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2025年6月底,该行业约127家企业获得了投资机构的注资,且以天使轮、A轮为主,被投企业核心业务涵盖广泛,如创新原料麦角硫因活性原料的生产及其在功能性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应用,如运动营养、体重管理、口服美容、肠胃健康等领域的创新产品研发生产,以及如老年人、儿童视力及肠道保健等特殊人群细分领域产品研发生产。资本市场的投资热度和细分领域的投向亦印证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