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Testin云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 一年一届的315晚会落下帷幕     · 康佳携手海思鸿鹄媒体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新一代影音娱乐…
  1. 首页
  2. 银行
  3. 中资银行
  4. 内容

以开发性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1-06-10 人气:3196 责任编辑:主编

   

陈元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形势下,我国能否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良好,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前景仍然不明朗,国际经济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倒逼压力。比如,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巩固和扩大外需形成了较大制约。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加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外部压力。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发展新能源、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来培育新的增长点。我国如果仍停留在原有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上,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陷于被动。

  从国内看,通过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夏粮再获好收成,投资、消费增长趋于协调,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改革开放积极推进,就业持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还不少。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着力点之一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把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需要我们从全局和长远着眼,突出战略重点,把握关键环节。

  坚持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统筹区域、城乡、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领域协调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准确把握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科学设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避免盲目性。今年,我国将编制“十二五”规划。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明确目标任务,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借鉴国内外在规划方面的先进思想、发展成果和经验教训,既考虑下一个5年的发展,又考虑未来更长时期的发展,认真做好各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大力提高规划编制的民主化、社会化、科学化水平,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当前,我国工业化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比如,随着重化工业的不断发展,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矛盾进一步加剧;我国虽然是“世界工厂”,但缺少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出口商品大多是贴牌产品。这要求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稳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6.6%,但仍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更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有很大差距,同我国工业化水平很不相称。换个角度看,这个差距就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也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而且,我国城镇化所惠及的人口比世界上现有高收入国家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其规模和难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就决定了在我国推进城镇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长期任务,不能走西方历史上通过“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把农民变成失地无产者的老路,也不能重蹈印度、拉美、非洲一些国家大量出现城市贫民窟的覆辙,而必须统筹规划,有序稳步加以推进,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促进民生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具体到金融领域,就是中西部地区、“三农”、县域经济、中小企业以及教育、医疗卫生、中低收入者住房等民生领域长期得不到充分的融资支持。从根本上说,金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都可以从市场、信用、制度的空白、缺损和落后中找到症结。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金融部门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同时,推进市场、信用和制度建设,探索市场化、商业化、可持续的支持模式,满足社会融资需求,使金融真正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工具。

  提高我国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话语权。这是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参与国际经济秩序调整、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随着国际化向纵深发展,我国经济呈现出“两头在外”的特点,即我国生产、建设所需的大量资源、原材料以及产品市场都在国外。近些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形成了巨大的货币扩容,这是我国货币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种货币扩容不是单纯的央行货币信用的扩张,而是以出口商品和外汇储备为基础、低通胀可持续的货币扩容,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还处于低端,在国际资源市场只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缺少话语权。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但也为我国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与我国合作寄予厚望。我们要抓住机遇,明确目标,增强信心,大力推动以我为主、为我服务的国际经济、金融、货币、资源体系建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话语权。

  发挥开发性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金融部门的重要工作,更是开发性金融义不容辞的责任。开发性金融是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把国家信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为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增强经济竞争力而建立的一种金融形态和金融方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的很多方面工作,属于开发性、中长期业务领域。这些领域虽然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急需发展的瓶颈领域和薄弱环节,但由于财力有限,财政资金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由于市场、信用、制度的空白和缺失,风险控制难度大,前期开发投入高,收益不确定,商业金融不愿意做,资本市场也无法覆盖。因此,需要开发性金融发挥优势和作用,弥补空白,打通融资瓶颈,把居民储蓄和社会资金转化为集中大额长期资金,满足大规模建设、开发的需要;同时,建设市场,把瓶颈领域开发成可以商业化运作的成熟领域,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领域。

  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开发性金融领域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多年来,国家开发银行把中国国情与国际先进金融理念结合起来,把项目建设与市场建设结合起来,把服务国家战略与优良经营业绩结合起来,以科学规划作为与各方合作的切入点,发挥中长期投融资的优势,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把80%以上的贷款投向煤电油运、农林水、通讯和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60%的贷款投向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严格控制对“两高一资一剩”行业贷款。二是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以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维护能源资源安全为主线,推进贷款换能源资源、贷款换市场,成功运作中俄石油合作融资等一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支持华为、中兴等高新技术企业开辟海外市场,积极为我国企业“走出去”铺路搭桥,成为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主力银行。三是探索基层金融业务的有效模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加大对“三农”、县域经济以及中小企业、中低收入者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建立了有效的中长期风险防控机制,保证融资安全和健康发展,不良贷款连续21个季度保持在1%以内。今后,国家开发银行将继续坚持服务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战略的定位和宗旨,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加强与各方合作,探索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模式,更好地以开发性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朱瑶
00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