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包商银行共同主办的“首届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国际年会”在北京举行。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在会上致辞,提出了他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的几点看法。
包商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除了阿拉善和乌海没有机构,我们的机构全部覆盖。在省外,我们有北京分行、宁波分行、深圳分行、成都分行。包商银行在16个省建立了28个新兴农村金融机构,其中27个为村镇银行,1个为全资贷款公司。目前,包商银行总资产1800多亿元,数据中不含村镇银行资产。2011年,包商银行利税达20多亿元,拨备覆盖率320%,不良率仅为0.45%。
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理念,希望为没有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年,包商银行基于对市场环境和自身特点的系统性研究,确立了以小微企业为核心的客户市场定位。通过与世界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包商银行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小微企业贷款理念和技术,成为中国首批基于商业可持续原则开展微型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之一。2009年4月,包商银行进一步细分小微企业客户群体,设立了微小企业金融事业部和小企业金融事业部。参照国际的经验,和我们这几年的做法,还有中国的国情,在不同地区,我们分别对客户、对市场进行了细分。我们把3000元到100万元之间贷款的客户确定为微型企业,100万到500万为小企业,从而为小微企业更有针对性、更加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提供了管理和技术上的保证。自2006年以来,包商银行累计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345亿元,且不良率很低,最高时仅达到过0.31%,但回收率基本上是100%。以包头地区为例,住户9万多户,包商银行服务了近8万户,为100多万人口创业、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非常广泛,并不仅仅限于贷款。从包商银行近年的实践来看,在一个地区做小微企业贷款是远远不够的。有人讲,这个市场的金融竞争很充分。实际上我们了解到,包商银行在北京的小微企业客户应该有100多万户,可能还不止。我们在成都进行的市区调研显示,目标客户有87万户。就拿北京和成都这两个例子来讲,小微金融的市场很大,20年恐怕都做不完,200年可能还做不好,还得扎扎实实地坚持做个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我们希望更多金融机构或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来服务小微企业,我们不担心大家和包商银行在业务上发生冲突,因为这个市场太大了,需要大家共同来做。同时市场做好了有很多好处,目前包商银行在小微企业这块的利润是很高的。尽管如此,未来利率市场化以后,做小微企业业务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但是这并不影响。包商银行对小微企业服务的定价要比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金砖四国等低出了很多,所以利润还是很好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小微企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要求来看,小微企业在“十二五”期间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发展小微企业我认为有几点作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创新意识,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加就业岗位,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国民素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经济活力和促进改革开放。所以,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对金融机构有利,而且对社会经济都大有好处。
金融服务体制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问题,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共同着手。在宏观层面,国家和各级政府应逐步建立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银行、证券、保险、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以及小微企业评价体系、咨询服务体系、培训体系等协调发展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我认为这很重要。如果这个搞好了,我们可以多方面、多层次、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从微观方面讲,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比如要加强区域研究和行业研究,细分客户群体,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要创新金融产品,实现金融服务的及时性、多样性和定制性;要整合各种资源,批量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要加强渠道建设,拓展市场覆盖范围;要加强客户价值管理,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等等。
长期以来,各国政府、学界和业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来自各国的朋友们欢聚一堂进行坦诚沟通和友好交流,无疑是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和途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包商银行共同主办首届微型金融与包容性发展国际年会,邀请全球各地政界领袖、专家学者及金融家共话微型金融与突破、发展与创新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命题,共商小微企业的发展大计,共谋小微企业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