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又一喜讯!远阳寰宇集团总经理吴小明女士荣获「大湾区杰出…     · 谨防上当 电信诈骗危害群众为何屡禁不止     · 2024 IAI传鉴国际创意节在京开幕!
  1. 首页
  2. 银行
  3. 中资银行
  4. 内容

“影子银行”魅影迷离

来源:《国际金融报》 日期:2012-11-23 人气:3525 责任编辑:主编

    “目前银行发行的以‘资金池’运作的理财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这是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近日一篇署名文章的核心内容。一个如此敏感、尖锐而为圈内忌讳的话题,却被四大行的一位掌门人点破,肖钢的伟大在于他做了一回《皇帝新装》中那个口无遮拦的孩子。

  肖文指出,大多数的理财产品期限不足一年,有些仅为数周甚至数天;在某些情况下,短期融资被投入长期项目,一旦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一个简单方法就是通过新发产品来偿还到期产品;当资金链断裂,这种击鼓传花就没法继续下去。实际上,这已不是肖钢第一次论及“影子银行”的风险,在9月份天津的达沃斯论坛上,当主持人要求嘉宾用一句话概括未来5年最大的金融风险时,肖钢脱口而出:“我认为最大的风险是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这个风险既和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密切相连,也与现代资本市场的风险相连。”

  正规金融体系暗藏影子银行,魅影迷离令人揪心,但有一点肖先生似乎多虑了。中国的银行,哪怕是最基层的信用社,即使把资本金玩光,资不抵债了,只要能继续开门,都不用担心所谓“资金链断裂,击鼓传花的游戏没法继续”的问题。因为,我们的银行都是以国家信用来背书的,只生不死,只要让它开门,有存款进来,它就能活,就能用“时间换空间”慢慢消化风险。而不会像成熟市场经济体,不符合监管指标的斩立决,注销牌照。

  中国的银行体系已形成事实上的垄断。金融在管制中严重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改革滞后给“影子银行”提供了寄生的沃土。影子银行之于当下的金融体系,可谓如影随形。一位监管官员毫不讳言地说,前几年“抱薪救火”的信贷洪峰中,哪家银行的分支机构没有一群担保公司老板围着转,银行要存款,他去拉,银行放贷款,近水楼台。其实不少存款就是贷款转化来的,左右手互倒,时点考核时用一下,平常大量转出去放高利贷,价格的“双轨制”让利益群体赚得盆满钵满。在经济下行周期,去杠杆化也让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海滩上的裸泳者。北京中担、广东华鼎,这些担保机构动辄把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信贷资金抽离于银行体系,玩弄于股掌之间,进行“神秘操作”和利益输送。

  从这一轮风险暴露过程来看,正规银行与影子银行的融合渗透存在严重的“灯下黑”。赤脚的乡下人都是空手道高手,能把西装革履的行长们玩得团团转,因为他码准了银行的漏洞,要存款有存款,要网银立马就可以给你开几百户,配合默契,综合收益很高。其实,相当一部分担保公司都是“空壳”,注册资金今天进明天出,利用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契机,把融资担保平台异化为套取信贷资金转而放高利贷的平台。长期在灰色地带游走,不少银行管理者难免卷入其中。究其根源,过度考核、过度激励的指挥棒又是促成影子银行孽生并向正规银行体系渗透的主因。

  天量的“影子银行”资金绕开信贷规模控制,逃避监管视线,渗透、潜伏进正规银行体系,这将成为中国金融体系致命的硬伤。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曾表示,沿海地区约有3万亿元银行贷款流入民间借贷,是影子银行的主要表现形式。曾任银监会首席顾问的沈联涛表示,中国“影子银行”存量贷款应该在20万亿元以上,已占GDP的1/2,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毒药”。灰色金融的资金链条错综复杂,风险莫测,只要一个环节断裂,最终会产生连锁反应,冲击银行体系,危及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今年以来,银行业资产质量劣化严重,内控案件频生,影子银行持续发酵,加剧系统性风险。而风险监管上的投鼠忌器,首鼠两端,所有问题都尽可能隐瞒、死捂。高激励、高指标的指挥棒下,追求效益与风险管控的反向错配加剧风险。

  “影子银行”的存在,折射出金融改革的滞后。长期以来,靠摊大饼式地发展,经济增长的基础十分脆弱,已经到了政府不投资、不举债、不刺激就过不下去的地步。10万亿平台贷款大面积逾期展期,旧债未了,这两年又通过信托、中票、短融等创新型融资工具背上了超过6万亿的新债。同为高负债行业的保险业亦然,去年以来,史无前例的退保潮席卷保险业,中国人寿、太保、平安、新华人寿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去年退保总额达655.7亿元,而这四家险企同期净利润仅489亿元,赚的钱没有退的保费多,令人揪心。而今年以来,形势更趋严峻,保险业的“庞氏游戏”鼓点也越来越急促。

  从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一个共同点是金融体系高杠杆的债务堆积和财政断崖的共振。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超过美国的46%,未来几个月可望触及100万亿的天文数字,而地方债务又是一个谜。中国的经济规模远小于美国。如果“影子银行”在中国的金融体系内任其发酵,极易癌变,将为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埋下隐患,用人民大学郭田勇教授的话说,因此发生所谓“中国式次贷危机”不是没有可能。(陈志龙)

00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