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又一喜讯!远阳寰宇集团总经理吴小明女士荣获「大湾区杰出…     · 谨防上当 电信诈骗危害群众为何屡禁不止     · 2024 IAI传鉴国际创意节在京开幕!
  1. 首页
  2. 快乐生活
  3. 内容

倾听家族家谱里的故事

来源: 日期:2020-05-01 人气:6398 责任编辑:主编
作者 宁东 


  我生在临沂,在临沂长大,总把这里当作故乡。其实,我的老家在山东的莱芜。那里有我的宗亲,才是我的根源所在。但我回去的次数却很少,对老家了解的更是不够。

  2012年,我因工作出差到莱芜,见到了时任市委宣传部长,一位谦虚热情而又厚道的领导。听到久违的乡音,一种亲近感油然而生。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说话言简意赅,办事干练利落。很快我就从别人处得知,他具有博士学位,当过总工程师、副市长。聊起来我们还是宗亲。

离别时,他让工作人员送我一个布包,内有一个紫色木匣,盒盖镶着一片铜牌,上面镀有四个又黑又亮的大字---《毕氏家谱》。打开一看,满满一盒整整齐齐的淡绿色的书籍进入眼帘。2010年,他们刚办完一件惊动家族的大事,续启毕氏第八次修谱。这项艰巨复杂的文化工程,汇成12巨册,圆满收工,不仅对毕氏族谱起到续无补缺的作用,而且为海内外毕氏族人寻根问祖,提供了有据可查,有史可考的资料。这位宗亲就是这件大事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毕玉惠。盛世修志,丰年修谱。四十位委员宗亲五代同工,续修家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家谱是家族之史。它与国史、方志形成一个民族的史学体系,于家于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莱芜毕姓一世祖讳戚,于明朝洪武二年由河北冀州枣强徙业莱芜,至今已有640多年的历史,历20多代。莱芜毕氏家谱始创于明天启元年,至民国12年,历303年,期间七次修谱。[注:初修莱芜毕氏族谱于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从戚祖落户至初修族谱时隔250年;重修自清康熙35年(公元1697年)时隔76年;三修自清嘉庆20年(1816年)时隔119年;四修自清道光25年(公元1846年)时隔30年,五修自清同治11年(公元1873年)时隔27年,六修自清光绪24年(公元1899年)时隔26年,七修民国12年(1924年)时隔25年。八修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2010年,时隔86年。]

  《八修族谱凡例》中记:“这次修谱,以记述莱芜毕氏世系为主,上溯渊源志轩辕,下延2009年底出生的男女。多种形式,叙史记事,详今略古,着眼当代,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以原有毕氏家谱为基础,以各地毕氏世谱为借鉴,参考《莱芜县志》及有关书籍资料,图以辩方,谱以序世,记以叙事,录以名人,进行去伪存真的考证入编。”


  首次翻看家谱,令我惊喜的是,沿着五世一图的线条寻去,很快就找到我们这一代兄弟姐妹、连配偶在内的名字,全都入谱。特别是老家上峪村的毕氏家族,上至老祖,下至小侄,脉络贯通,一览无余。新修的家谱,体例完备,内容丰富,既继承了老谱的精华,又体现了新时代新特点,不仅在敬祖睦宗、尊尊亲亲,而是为弘扬先祖传统美德,启迪后世报国之心,使优秀的根祖文化重回人们视野、重树我们的家国情怀,达到存史、借鉴、育人的目的。
退休以后,我终于有时间坐下来,细读家谱,倾听里面的故事,获益非浅。


01
读家谱 寻根溯源


读家谱,首先想知道我是谁?我的祖先来自哪里?莱芜毕氏家谱中有一首诗,做了十分清晰的表述:
源于皇帝承姬周,
史书谱牒记分明。
始祖公高封毕国,
后代得姓祖繁荣。

《毕氏家谱》记载:毕姓上溯于黄帝,下源于周文王,所以毕姓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据《尚书》、《史记》记载:商朝末年,周文王第十五子高,隨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大功。西周建立之后,高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政策,平反冤狱,表彰受害的忠臣,因而享有很高声誉,为周初“三公”“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封于毕国,爵位为公,世称毕公高。武王驾崩,其为顾命大臣之一,他与周、召二公等一起辅政,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形成“成康之治”的盛世。后人有一支以国名为氏,称毕姓,尊毕公高为毕姓的得姓始祖。谱载:始祖毕公高受姓后一百零六世,历数三千余载。

毕氏家谱载:淄邑宗人毕木公于明朝万历13年初修家谱,定32字辈,从八世祖起,后代依序起名。
自际盛世 海岱丰宁
远承先德 于耜研经
洁白家第 昭旷堂庭
温良恭俭 苗裔嗣铭
释义:喜遇兴盛时代,国家丰登安宁。继承祖先高尚品德,务农为本研究经书。清白纯洁的门第,昭彰旷世的家庭。做人要温和,善良、恭敬、简朴。后代子孙都要继承铭记。
毕氏32字辈,具有深奥的哲理。是序昭穆、别世系的纲领,内容丰富的诗文,博大精深的家训,也是毕氏族众崇尚道德的铭文。
毕木公以义教子
毕木公作为饱学之士,熟读史书,修世谱,制家训,名闻遐迩。而他以义教子的故事,更被称为毕氏家族的典范传续至今。
一、在家乡首建祠堂,父母像悬挂正中,逢初一、十五都要率子孙瞻拜。诸子中或有过者或功名成就者,分别在先祠祖前赏罚不贷。
二、设立责善簿砥砺诸子。记录诸子的功过是非,学业优劣,遇年节大祭则秉告先祖,其督责之严可见一斑。
三、身体力行,以德、孝、行熏染诸子。建投豆亭自撰楹联:
“检点身心投豆亭中无黑子,怡愉情性护花篱畔赏黄英。”自己每日每时行一善事在盂中投一黄豆;做一不德之事,动一不德之念便向盂中投一黑豆。以此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四、教子以伦理道德为准则,要家人学吃亏,学认错,学好读书。给在朝廷当官的儿子写家书中要求“云间脂膏地,汝当秋毫无点,吾力农自赡,义不取锱铢污汝。”使其子“清、慎、勤”为座右铭,成为一代名臣,清廉洁身。毕木训子的义方成为明朝的一段佳话。
八次续修的家谱里,蕴含了许多做人做事的家训、家模、家言,经过收集梳理,综合提炼成《毕氏家族家训12则》,值得族众世世代代为目标,生生不息、孜孜不倦的追求、遵循和实践,并力求达到最高境界。
毕氏家族家训
(一)以忠报国 (二)以孝事亲
(三)以悌友兄弟 (四)以礼待人
(五)以义处世 (六)以信交友
(七)以学立身 (八)以勤俭持家
(九)以廉为吏 (十)以行善祈福
(十一)以敬祖为本 (十二)以敦睦族

02
上峪村的人和事
我的老家上峪村明初建村。家谱记载,从太祖13世毕堪,带着四个儿子,举家由莱芜的槲林前村迁移到上峪村落户至今,人丁兴旺,九代相承,在上峪村是一大姓,已近300家口。谱中记载,上峪村毕氏(男性)13世1人,14世4人,15世7人,16世8人,17世8人,18世36人,19世64人,20世……21世…… 。
《莱芜毕氏家谱》中,收入人物传志的共有9人,其中上峪村一支的毕家中有 3人入传,值得称道。

《人物传志》之毕启英

先说天祖(15世)毕启英,三次修谱都有其传志和碑文墓志,可见分量之重。在《壬戌恩科副榜第一名毕启英先生传序》中介绍了他的一生。
毕启英先生,是一个好读书的人。家境十分清贫,常一天三餐吃不饱。但是先生寒窗苦读,平时居家学习,爱深思默诵,向人借书,数日便还。人们问他读书有什么心得,他都会将书中的精要,条理清晰的一一道出。他生性端庄严谨,不善交际,朋友来访,寒暄一两句后,便端坐不语。人们以此笑话他迂腐,还有人将他视为痴。后来他参加县试,得了冠军,文章一出,人们纷纷传看,才知道他只是好学,并不是真痴。入乡学读书后,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钻研经籍。当时的古文大家、名士都称他的文品是精诣大观,很了不起。振兴儒学文化,使之弘扬广大,是他的文章主旨。但其参加乡试的命运不佳,屡试不中,壬戌恩科考试时仅仅中了副榜第一名。看过他文章的人都为他惋惜,而先生并不改变读书上进的意志。当时有一位宗亲毕道远,在朝廷担任礼部尚书,对毕启英十分赏识,亲自写信,邀他到官衙居住,要为他谋一个官位。但先生严守自己的信念,婉言谢绝。当捻军侵扰县境,唯有先生的所在地,以先生为团长,组织当地乡亲,训练自保,调度有方,安然无恙。先生完成押送民间军饷运往曹州大营的任务,官府因为他的功劳,赏其顶戴花翎并授予五品军功牌牒,先生均不接受。著有《树轩文稿》一书,藏于家中,家人都希望将书印刷出版,先生不同意。他去世后,二儿子毕先基打算将文稿出版,结果考中廪生不久却去世了。书虽然没能出版,令人惋惜。但其修身以致良知的人文精神,不趋炎附势、桀骜不驯的先哲气节,却令后人敬佩。正是这位先祖,在四修族谱 27 年之后,清同治年间,正逢兵荒马乱,战事紧急,百姓流离失所之际,家乘失传,家增人口无记载,此时庇护本根,巩固宗亲联盟非常必要。毕启英不负父老乡亲的付讬,抱着“百世数典勿忘”的信念,亲自担纲组织了第五次续修毕氏家谱,“谋始于清风戒寒,末及徂署遹观厥成”,并和族人维修祖茔,一体均输,两事俱举。(见毕氏族谱载《五修族谱兼整茔墙记》,毕启英撰)为赓续毕氏根源,弘扬家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根据《毕氏家谱》卷一第四节《人物传志》第四位《壬戌恩科副榜第一名毕启英先生传序》整理)


附一

碑文墓志
毕先生啟英字子佑号树轩邑中笃学士也家素贫饔飧每不给先生处之欲如不以境囿也平居为学好深思墨识不甚诵读然向人借书数日辄还及叩其所得书中之精蕴无不条晰但性端谨不甚与人款洽交友至一二语后辄端坐若忘人以此笑其迂不则目以痴迨应县试冠军文一出传者藉藉于是向之目以痴者殆知其非真痴矣既入痒即以优等食饩益肆力于经籍古文大家一时名士谓其文品当在精诣大观之间非揣摩时尚者可比也起颓风传久远端在是也及棘闱数奇屡荐不售壬戌科仅以副车发解见其文者多为扼腕而先生不易措意其宗人礼部尚书东河毕道远闻其名亲函致之使馆于其署将为之谋仕缘先生不就以此知先生之所守严矣当念军肆逆县境灾掠殆尽独先生一隅以先生为团长训练保守宴然无恙虽所据山林菁密地势使然要以先生调度有方耳僧亲王经略山东民间助饷先生押解运赴曹州大营赏戴花翎并五品军工牌牒先生不受其迂也其真愚哉著有树轩文稿藏于家门人请梓不许先生没后其次嗣先基将以问世乃复癝命不永食饩即卒其不传者殆终不传欤惜哉
年愚弟癸酉科举人候补知县王向荣谨识

五修族谱兼整茔墙记


《人物传志》之毕粹德

前排中为毕粹德

第二位是叔曾祖父(17世)毕粹德。1914年,世界一次大战爆发后,十四万中国劳工在英法两国政府的征召和中国北洋政府的安排下,漂洋过海,来到战火纷飞的欧洲。毕粹德和上峪村共11人应召去了法国,从事前沿阵地最艰苦繁重的搬运武器、修筑工事、清理战场等后勤保障工作。中国是一战参与国,但巴黎凡尔赛和会无视中国正当的权益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这一不平等条约爆发了五四运动,遭到在欧洲中国劳工的强烈抗议。多家媒体报道,“有一个重要的历史细节,现在读来还是让人感到震撼:1919年6月27日,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劳工代表毕粹德邮寄了一个包裹给当时的中国外交总长陆征祥,内有一把手枪和一张字条,上写:“苟签名承诺日本之要求,请即以此枪自裁,否则吾辈必置尔于死地!署名:中国劳工山东省莱芜县上裕村农民,编号97237,毕粹德。” 其爱国之心,大义凛然,与五四运动的爱国青年相比,民族气节,毫不逊色。”最后,中国北洋政府在广大舆论的压力下,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中国劳工以血肉之躯架起了从战争通往和平的桥梁,近2万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19年9月27日,毕粹德在战场上排弹壮烈捐躯。战后,同去的10人回到莱芜上峪村,带回毕粹德获得的代号97237铜制勋章,他却长眠在异国他乡。家人给他筑了一座空坟,铜制勋章成了思念亲人的唯一寄托。八十年过去了,毕粹德在法国葬在何地一直没有找到。2007年,毕粹德的孙女程玲在山东当地的报纸中刊登了一篇令人泪目的文章,“爷爷,我该怎样祭奠远在法国的您”,义无反顾地挑起寻找爷爷的重任,在国际舆论上引起轰动。同是华工后裔的同乡多方助力联络。他们不断写信给驻法使馆、外事部门,法国退伍军人部,以及海外华侨媒体,寻求帮助。在法国齐鲁文化协会的协助查找下,惊动了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亲自给予帮助,促成了程玲的欧洲之行,终于在法国的索姆省博朗库尔华工墓地,找到了刻有编号97237的无字墓碑,和毕粹德的勋章编号完全一致。程玲成为一战结束后,第一个来这里祭扫华工亲人的中国人。九十年后,她和丈夫、女儿以中国家乡的风俗,面对一排排整整齐齐、面向东方祖国的华工墓碑,面对838位华工的英灵长跪祭拜,悲壮的情景让人震撼和动容。不仅是为了爷爷,也是为了那些一起长眠在大西洋彼岸至今没有被亲属找到的华工前辈们。

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法国总统希拉克特别致信,高度评价: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想和自由。2019年一战胜利百年纪念之际,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评价:中国历史第一次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肇始于14万中国劳工(时称华工)不畏艰难,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与牺牲。毕粹德的壮举被写进历史教科书。法国、英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都矗立起中国劳工的雕像,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死难的华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华工后裔的寻亲引起了重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推动了国际上对中国劳工的认可,在一战中国劳工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页。
(录自《毕氏家谱》卷一.第六节《人物传志》第九位毕粹德略传,及综合资料整理)


《人物传志》之
毕兴耜(薛亭)

《莱芜毕氏家谱》卷一《人物传志》中记载的第三位是家父(19世)毕兴耜(外用名薛亭)。家父1924年生于莱芜上峪村,1940年入党,参加革命,历任县长,县委书记兼武装部政委,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等职。任莒南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县委一班人,搞试点,树样板,发展农业生产,曾树立推广了王家坊前、高家柳沟、厉家寨等三个农业先进典型,得到毛主席的赞扬和批示,号召全国学习。1956年起任临沂地委副书记、书记期间,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领导全区人民治山治水,取得辉煌成绩。对此《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大众日报》相继做了评论和报导,被省委、中央农业部授予“全国先进农业地区” 的荣誉称号,其事迹在全国农展馆展览。对其任职期间的事迹,齐鲁书社曾出版《怀念薛亭》文集一书,由谭启龙题写书名。书中录有中央、省领导人的题词,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家父后任山东省水利局局长、党组书记,1979年不幸病逝,享年55岁。

薛亭在岸堤水库

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正英题词:

原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谭启龙题词:

摘述自《怀念薛亭》一书
(录自《毕氏家谱》卷一.第六节《人物传志》第八位毕兴耜略传,)

附一:
碑文墓志(325字)
父年十六投身革命服膺沂蒙四十春秋初署莒南执珪修法革旧兴新效愚公以移山引竖水而横流毛泽东主席批示者再而三焉转仕郯城治水改土稻麦连作固本恤民遂获丰稔是举也盈仓廪而利民生啸齐鲁而尊首创旋调临沂地委率众大兴水利广栽稻禾植桑养蚕发展禽畜以致积劳成疾不瑕疗治忘我若此乃有所建举国农业是为典范人民日报署文旌彰驰追姑苏竟与齐名父之为人笃信忠贞一腔赤血两袖清风生获口碑殁有哀思上级领导叹其公仆之忱欷歔赋谓焦裕禄式之好书记百姓烝民感其鱼水之情泣涕喻作古之循吏噫英灵有知宁不九天含笑者欤母萧氏娴仁厚泽玉洁冰清骧于国而佐于家父之良俦也常效孟母故事
诲于膝下凭荀子劝学课诸牖前励我自立勿以父母而矜勉我勤俭永事工农为师呜乎泉路漫漫生死痛隔言传身教何敢一日而忘哉为鉴后昆而昭祖德遂镌
译文
父亲十六岁就投奔革命,在沂蒙任职,四十年了。起初任莒南县委书记,忠于职守,修理法度,革除弊政,建立新规,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引水上山,灌溉层层梯田,毛主席曾先后三次对莒南进行批示表彰。接着,任郯城县委书记,因地制宜的治水和改造涝洼,实行稻麦连作,以加固农业这个根本,体察民情爱护百姓,于是获得了丰收。这个做法,使仓库丰盈了,人民生活也改善了,具有首创精神,因而名闻于齐鲁大地。不久,又调到临沂地委,率领群众大兴水利,大面积地推广水稻,并种桑养蚕,发展畜牧业,以致操劳过度而生病,但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顾不得去医治。忘我到了这种地步,所以才有了建树:临沂地区成为全国农业的典范,《人民日报》发了文章表扬我区赶上了江南,竟然和苏州齐名了。
父亲的为人,诚恳忠实,坚贞而能取信于民。为革命献出一腔赤血,却两袖清风,十分廉洁。生前,人们对他有口皆碑,去世以后,人们寄托无限哀思,上级领导感念他有公仆的心胸,叹惜的称他是焦裕禄式的好书记,广大群众怀念与他的鱼水之情,哭泣着把他比作古时的清官。假如父亲的灵魂在九天有知,怎能不含笑呢?!
母亲姓萧,娴静仁厚,象无暇的美玉,象冰一样淳清,国事家事都对父亲有很大的帮助,是父亲的好伴侣啊!她常常以孟子贤母的故事教育膝下的儿女,用荀子劝学的精神和实践,来勉励我们苦读在窗前,鼓励我们自强自立,不要因父母是国家干部而矜夸,

劝勉我们勤劳节俭,永远拜工农为老师。唉!漫漫的黄泉路,虽然使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痛苦地隔离开了,然而父母的言传身教,我们怎么敢一日忘却呢?为了使后代得到规鉴,从而发扬先辈的品德和风格,就刻了这块碑以作纪念。

专家评论此碑文和碑刻:
碑文写得真诚感人!字字珠玑句句涕泪!碑刻更加入石三分!堪称完美传世精品!是中国少见的经典碑刻!人、文、碑相得益彰!足以告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功勋卓著的父辈!也是家族和齐鲁大地的传家之宝!

当代名人  革命先烈
上峪村在战争年代是有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抗战时期,开国将军,时任中共莱芜县委书记的刘居英等领导人在村居住,开展抗日活动,召开党的秘密会议,组织发动徂徕山起义,同时动员群众,激发村民的爱国热情。毕家有九位有志青年报名参军,踊跃加入抗日队伍。除了毕粹德的儿子毕于璋是叔辈,其余都是叔伯弟兄。国难当头之际,他们毫不畏缩,南征北战,不忘家训,“以忠报国”,全部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有的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各地担任过不同领导职务,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了贡献。其中有兄弟,有兄妹,入伍后改名换姓的5人,4人为国捐躯。
《莱芜毕氏家谱》中,他们都被列入《当代名人》。
当代名人:
上峪村毕氏19世男性8人
毕松耜,
毕振耜,
毕富耜,
毕于璋(外用名程子光,毕粹德的儿子),
毕雷耜(外用名毕雪亭)
毕恭耜(外用名齐端正)
毕兴耜(外用名薛亭)
毕龙耜(外用名薛亮)
革命烈士:4人
19世2人
毕泗英(女)
毕法耜
20世2人
毕研理
毕研禹
兄妹:毕恭耜(齐端正)与毕泗英

齐端正

毕恭耜于1940年参加抗日队伍,更名为齐端正,先后参加了徂徕山、孟良崮、莱芜、济南、兖州等战役,后编入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的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宣传队。
抗战胜利后,为避免国共两党引发全面内战而影响美国的国家利益,1945年11月27日,美国杜鲁门总统任命乔治.马歇尔将军为驻中国特使,目的促使国共合作,组成联合政府。建立一个三人委员会,由马歇尔担任领导,国民党代表是张群,中共代表是周恩来。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双方签署《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实际上内战阴影从未真正消散。
1946年2月28日,周恩来和马歇尔、张治中就停战和整编工作,开始视察华北和华中各地。3月2日,飞抵济南。华东野战军鲁中军区成立了临时宣传组,由毕恭耜等三人组成,在我山东解放区防区摩天岭上组织战士用石灰和石头摆出了“和平万岁”四个大字,向世界展示了共产党军队真诚热爱和平、坚决反对内战的决心。搭载“和平调处小组”的美、国、共代表,在视察飞机上,能够非常清晰看到并拍照,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段时间,美国还向山东解放区共产党军队的官兵提供了牛奶、罐头等食品。这一不见硝烟的“和战”实例,是在更加复杂政治军事环境下进行的充满智慧和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斗争方式,受到上级的表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毕恭耜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并由胡锦涛总书记题写章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以及“共和国的缔造者”纪念章。
毕恭耜的亲妹妹毕泗英,1944年加入抗日队伍,最初以教书为掩护,在上峪村秘密发展多名中共党员。后随部队南下,最后在重庆市开辟敌占区工作担任妇女主任时,被国民党特务残忍杀害,英勇牺牲,年仅25岁。
毕恭耜的母亲任会成,虽然不识字,只是一位普通家庭主妇,但是在国家遭受外敌入侵、国土受损时,毅然将长子、长女、孙子分别送到抗日、解放、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场。战争年代,泰安独立营的十几名伤员在奶奶家中养伤,受到精心护理和照顾。还将重要文件塞入炕洞中保护,机智的掩护中共莱芜县、区委的领导干部脱险。1984年,孙子上越南老山前线参战,完成一年战斗任务后,又支持孙子主动要求延长半年,为保卫祖国领土贡献了力量,彰显出一位普通老百姓的爱国之心和民族大义精神。
在和平建设年代,毕恭耜一家没有辜负革命军烈属家庭的荣誉,在不同岗位上勤奋工作,牢记“做本分人,干老实事”的家训,严格自律、默默奉献,实现了祖孙三代传承民族大义的“和平梦”。
(据《老干部之家》:《一个军烈属家庭祖孙三代传承民族大义的“和平梦”》整理)
兄弟 :毕兴耜(薛亭)与毕龙耜(薛亮)

毕兴耜(薛亭)

毕龙耜(薛亮)
浓浓的亲情是生命成长的沃土。哥哥毕兴耜(薛亭)担任过临沂地委书记;弟弟毕龙耜(薛亮)任过连云港区委书记。他们把短暂的生命历程毫无保留的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的事业,同时给我们晚辈留下了无价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代代传承的红色家风。

1
父亲和六叔的苦难童年是一起度过的。从小家境贫寒,兄弟姊妹十个,光弟兄就六个,父亲排行老五,薛亮叔排行老六。奶奶常年辛苦操劳,不到五十岁就得了肝病,最后成了肝腹水,临咽气时看着八岁的父亲和五岁的六叔,到死都没有闭上眼睛。从小失去母爱的父亲和六叔没人照顾, 冬天穿着露着脚趾的单鞋,从没想着穿过棉鞋。二大娘过门早。老嫂比母,啦起来就忍不住心酸掉泪,有一次给父亲拆洗破棉袄,光补丁就拆了一簸箕。懂事的父亲除了帮家里干活,就是看着六叔,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哪怕是一点好吃的也要先给弟弟吃,唯一的渴求就是读书。后来爷爷咬咬牙让父亲上了私塾。父亲知道上学不易,于是一心一意刻苦读书。学堂在邻近的鹿家庄,隔着一条小河。深秋,父亲要脱鞋背着六叔,趟过刺骨的河水。没有课本,就借人家的书抄,没有作业本,父亲就带着六叔一起爬到山上,刨出薄薄的石板,找来一种发软的石头磨成石笔,把石板磨平,在上面写字。晚上,兄弟俩抵足而眠。父亲经常深夜偷偷点着微弱的油灯,爬起来再学。哥哥的一举一动都感染影响着弟弟,兄弟俩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学习成长起来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老家莱芜是当时有名的抗日根据地。父亲痛恨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在革命思想的熏陶下,1940年,父亲16岁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了村里的青年抗日救国会会长。他积极组织开展抗日,打击鬼子的嚣张气焰。叔叔虽然年少,但只要是抗日活动,他都积极参加,站岗放哨,当了儿童团长,后来也参加了青年抗日救国会。鬼子汉奸对父亲恨之入骨,为了抓住父亲,曾把爷爷和大伯逮去拷打,逼问父亲的下落。
1941年,父亲接受党组织派遣,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封锁线,到了滨海地区,继续开展革命工作。为了工作需要,便于掩护身份,父亲改名换姓,叫薛亭。父亲走后的第二年,六叔被村党组织推荐,参加了县里的抗日培训班,也走上革命道路,后来在莱芜县委当通讯员、青年干事。与父亲一样,六叔改名叫薛亮。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父亲一走六年没有音信。1947年,莱芜战役打响了。父亲带着民工队伍支前先后参加鲁南、莱芜战役,由于任务完成的出色,两次立功。在当时战争环境下,敌我形势瞬息变化,兄弟俩音信不通。父亲在战争结束后,顺路回家看望了一眼体弱多病的爷爷,便匆匆返回,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面。六叔则冒着没有散尽的硝烟,离别家乡,随军南下,昼夜兼程。此时全国解放战争“南线战略大决战”的淮海战役开始,而解放连云港的战斗是整个淮海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沿海城市的重要地理位置,新、海、连地区各类敌对势力盘根交错,在军事上成了国民党集团负隅顽抗的战略要地。六叔他们就是在这种情势下,来到了连云港。他们配合主力部队,在组织地方武装,肃清残余匪特,保护国家资财,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保护新生人民政权,全力投入支前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淮海战役胜利、解放区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间背枪者为参加南下队伍的薛亮
老家的三伯父,当时作为莱芜县派出的民工参加了淮海战役支前。这期间,爷爷因担惊受怕一病不起,四伯父为照顾爷爷操劳成疾,不幸先后去世。三伯父支前回来后才得知噩耗,跑到两个亲人坟上痛哭一场。自古忠孝不能双全。没能给自己的父亲送终,是兄弟仨一生的遗憾。

2
解放后,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父亲在沂蒙老区和广大干部群众一起战天斗地,治山治水,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六叔来到连云港口的大海边,为连云港的开发和建设洒汗尽力,无私奉献。他们代表了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为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是他们共同遵守的诺言。哥哥勤政奉公,不徇私情,身正自能服众。五六十年代,老家亲属十多个侄子、外甥中,有烈士子弟、有复员军人,一个也没有通过父亲利用职权安排工作,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诚实做人,勤奋劳作,获得众乡邻的赞誉。
在父亲的办公桌上,每天收到大量人民来信,他都是一封封仔细批阅。唯独没有弟弟的家书。自从踏上革命的征程,最小的六叔走的最远。父亲作为哥哥怎能不牵挂,正是理解哥哥的忙碌,六叔从不给哥哥写信。真正亲情的沟通,是靠母亲和六叔的书信往来。在他们眼里,当官为民,廉洁自律,这是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品德。在父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六叔的影子。同样在六叔的言行中,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善良厚道,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我们也能看到父亲的作风和对六叔的影响。
文革开始,父亲被批判为临沂地区最大的“走资派”。正巧当时临沂行署专员的名字也叫薛亮,老家也是莱芜,参加革命后改名换姓。当时还闹出过误会和笑话。临沂城大街上贴满了大字标语,“打倒走资派薛亭、薛亮”。造反派们觉得俩人都是莱芜人,都姓薛,肯定是一家;于是又有贴出“打倒临沂地区薛家黑店”的标语,消息传到连云港,有人搞不明白说,我们这里的薛亮书记,怎么在临沂被斗起来了?

3
1968年那个动荡的年代里,造反派们夺权、武斗、打派仗,有的还动了枪炮,走资派靠边站、无事干,社会上停工停产,人心慌慌。有段时间,在苏北的南下干部,不少带着亲属回老家避难。六叔一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我们家。兄弟离别多年后的重逢,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融融的暖意。这些年来,虽然相互发过一些照片,但是带着晚辈们团聚一堂还是第一次。父亲高兴的把我们叫到六叔面前。父亲、六叔长得真像,都是一米八多的个头,可惜兄弟俩从没想着合过影。六叔家的三个弟弟很懂事。六叔推着自行车,带着小弟到商店里买点生活用品。有的人见了就背后嘁嘁喳喳的议论,说走资派薛亭真不老实,上午开完批斗会,下午竟敢骑着车子带着小孩乱窜。这些人张冠李戴,把六叔当成了父亲,让人哭笑不得。刚开始,弟弟们茂声茂腔的苏北口音让我们听了就忍不住想笑。时间不久弟弟们就学会了山东话。姐姐领着弟弟,弟弟襟着哥哥,孩子们马上就玩在了一起。母亲和婶婶就像亲姐妹。家里一下增加了几口人吃饭。日子虽然比较艰苦,但是大家没有任何报怨。母亲是总管家,天天算计着家里的开销,怎么让大家过的好,吃得饱。婶子也很辛苦,母亲买来的布料,都是婶子自己裁剪,用缝纫机给我们做衣服。家里有一口烧柴火的大锅,做稀饭,蒸馒头,烙饼,我们都抢着干。院子里有两棵大槐树。春天槐树一发芽,可以掐下来在开水锅里淖一下,做渣豆腐;开槐花的时候,满院飘香,也给我们增加了口粮。哥哥弟弟爬上树采下槐花。或者用粗面粉包成大包子,或着把槐花和玉米面揉在一起蒸菜窝窝,或者用高粱面烙成饼,粗粮细作,吃着也很香。母亲当时在岔河林场的五七干校劳动,离家有二十多里路。我们拉着排车,到林场里把人家不要的树枝拉回家用来烧火。这年的春节令人难忘,除二姐到日照下乡当知青去了没有回来,和和睦睦的一大家人,亲情满满,其乐融融。从没见过父亲、六叔那发自内心的高兴。五十多年过去了,想起来这笑声到现在还回荡在耳边。

文革中两家孩子合影


4
父亲、六叔都是干起工作不怕吃苦,能拼命的人。常年的疲劳奔波熬夜,使父亲落下严重的神经衰弱、胃溃疡,厉害时吐血。经常见他捂着肚子坚持工作。1972年,父亲做了胃大部切除手术,去掉了五分之四。但是,父亲休息时间不长又上班了。这期间六叔请假到临沂看望父亲,他劝哥哥注意身体,当然也最能理解哥哥。一个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党的事业为重。哪怕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在我43年前的日记本里,记录着父亲1973年9月21日对六叔说的那句话“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里断耕,哪里卸牛”。
文革中,六叔被安排到连云港的云山公社担任革委会主任。那里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难,经济十分落后,调派干部没有人愿去。六叔没有抱怨,头带草帽,身背黄挎包,来到了云山。他天天在下边走村访户,调查研究,千方百计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下决心把多年没建成的云山水库修起来,首先要解决社员们的生活和生产困难。
六叔和云山公社的干部群众一起,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下午干到傍黑,不分白昼的奋战在工地上。他带头推着近千多斤的运土车,有一次,深夜里晕倒在水库边,休克了一个多小时,醒来后一声不吭,瞒着大家继续干。水库建成了,六叔的身体也累垮了。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便血二十多天仍然坚持工作,直到住院前一天,六叔还在召开最后一次会议详细交代工作。当六叔住院的消息传到云山,干部群众纷纷含泪探望。他们对我们说,六叔为修水库操碎了心,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是云山干部群众向我们传颂的口碑。由于医疗条件差,手术时才发现六叔的病情已经到了癌症晚期。虽然也做了胃大部切除手术,但感染化脓的刀口,一直无法愈合。换药时,叔叔脸上豆大的汗粒不住地往下掉,医生护士不忍心下手,六叔却笑着安慰他们,忍受着巨痛的折磨,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我的日记本上,记录着六叔1974年12月6日病重时对我们的嘱咐:“人家对我们有特殊照顾,我们不能有特殊的要求。”这两句话让晚辈们永远牢记。
六叔的病牵动着我们全家的心。从他动手术的前一天,母亲赶到连云港,一直陪在医院。父亲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半天时间赶到连云港医院,见上六叔一面,又连夜返回临沂参加第二天的会议。我看到父亲回来后长时间沉默不语,那种兄弟之间生离死别的心绞之痛可以想见。哥哥和小妹为看望六叔,出车祸摔成脑震荡,差点丢了性命。二姐为了让六叔吃上一口家乡的面食,专程坐公交车跑回临沂买来新鲜蔬菜,给六叔包了他最爱吃的胡萝卜水饺。可惜六叔只吃了五个小小的水饺就咽不下去。六叔病危前再三叮嘱看望他的同志们,云山水库的渠道还没修好,要抓紧。1975年1月15日,六叔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带着对家人的牵挂永远离开了我们。年仅48岁。
叔叔长眠在他的第二故乡----江苏连云港。这里有他一起同甘共苦的南下战友。在这片热土上,他们为之流血流汗,无怨无悔,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终生。“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文革中的六叔一家


父亲一生刚正不阿。经历了文革的风风雨雨,最终在1979年7月21日,因患肝癌不幸去世,享年55岁。他工作过的地方百姓怀念他,上级领导评价他是一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将永远活在临沂人民心中。在集市的旧书摊上,人们仍想法购买收存20年前出版的《怀念薛亭》一书。在临沂,许多老同志的回忆录、一些诗词文集和文学作品中,至今流传着父亲的故事。诗人蒙山老农的诗集中有这样的诗作:
冰雪劫后庆余生,
父老年年说薛亭。
忍泪失声叙往事,
一寸丹心照沂蒙。
父亲去世十六年后,落叶归根。我们把父母送回家乡莱芜市牛泉镇上峪村安葬。在这里,父亲曾庄严宣誓“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两袖清风,走出大山;如今归来,仍是清风两袖,无愧初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父亲和六叔之间无私真挚、谦让奉献的手足亲情,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家国情怀,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传承下去才是最好的纪念。
附录:《莱芜古今》刊登 《薛亮同志生平》
薛亮,原名毕龙耜,(1927—1975)莱芜县牛泉镇上峪村人,抗战爆发后,曾任儿童团长、参加青年抗日救国会。1942年参加县抗日培训班。后在莱芜县委当通信员,青年干事,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参加反对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斗争、土地改革以及莱芜战役、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等。1948年随军南下,完成解放接收连云港的任务。先后任洞山镇镇长、墟沟镇镇长连云区副区长、副书记,连云港工委副书记,主持连云区政府以及工委日常工作。1975年1月去逝,享年48岁。
原载《莱芜古今》2019年第二期《红色家风:回忆父亲与六叔的手足亲情》

留芳史志载英名
家父薛亭去世40年了,其事迹先后被载入《山东省志》、《临沂地区志》、《中共临沂历史大事记》、《沂蒙精神志》、《莒南县志》、《郯城县志》、《莱芜市志》、《沂蒙历史人物》、《莱芜历史人物》、《郯城古今名人》等,摘登如下:
《莱芜市志 .人物传》
薛亭(1924—1979) 原名毕兴耜,1924年生,莱芜朱胡同峪村人。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9月起,历任滨海银行发行科科员,中共沭水县委、莒南县委组织部干事,中共莒南县兴云区委代理书记、桑庄区委书记,莒南县政府秘书科长、副县长、代理县长,中共莒南县委委员。1951年至1956年,历任莒南县县长,中共莒南县委副书记、第二书记、书记,莒南县人民武装部政委。其间,自1954年始任中共临沂地委委员、常委。1956年6月,任中共临沂地委副书记。1957年至1959年,兼任中共郯城县委书记。此后相继担任中共临沂地委书记处书记、地委书记,临沂军分区政委、第一政委,中共山东省第二届委员会候补委员。1969年至1975年5月,历任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临沂地革委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临沂地革委主任,中共临沂地委副书记、书记。1975年5月,任山东省水利局局长、党组书记。1979年7月21日,病逝于济南。在薛亭39年的革命生涯中,有35年是在临沂度过的,他为临沂人民留下许多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他善于调查研究,总结基层经验,在开展每项工作之前,都要先把样板树起来,再组织全区干部学习推广。在任莒南县委书记时,就抓出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何家店、石泉湖等一批先进典型,其中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3个典型,是经国家主席毛泽东亲自批示表扬的。特别是毛泽东作出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是一个好例”的批示,鼓舞和启发全区人民掀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在担任地委书记后,薛亭又抓出孟良崮、牛角崮、龙山等治山样板和汪沟、布洼等治岭样板,并总结出“竖水横流、挖沟修堰、综合治理、保持水土”等许多经验。临、郯、苍地区原是涝洼平原区,是有名的沂、沭河“洪水走廊”。为彻底改变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增产增收,时任地委副书记兼郯城县委书记的薛亭,先在郯城马头区的采莲湖试种水稻,获得成功。主持地委工作后,又对在“大跃进”时期兴建的30余座大中型水库进行配套工程建设,在下游兴建若干大型灌区和支干渠。在解决水源后,又抓出东张屯、塘崖等几个“稻改”典型。1961年,地委分批组织县、社、村干部到这些单位参观学习,然后在沂河中下游的县全面推广。经过3年“稻改”工作,至1965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使原先易涝洼地变成稻浪滚滚的“山东江南”,被中央命名为“全国农业先进专区”。

《临沂地区志.当代人物》
薛亭(1924~1979.7) 原名毕兴耜,山东省莱芜市人。出身农民家庭。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下简历略)
在他39年的革命生涯中,有35年是在临沂度过的。作为临沂地委的主要负责人,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他为临沂人民留下了许多值得称道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在工作中,薛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52年冬,沂水地委根据上级要求,召集各县县委书记开会,部署在全区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这场运动来势甚猛,上海、天津等地已揪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老虎”。按照当时政策的规定:贪污1000元者是小“老虎”,贪污1万元者是大“老虎”。薛亭回县后,经过认真地排队摸底,便向地委汇报说:莒南县没有“老虎”。为了出“战果”,当时有人提出“猴子不爬竿,多打几鞭子就行了”的所谓经验。在这种形势下,薛亭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作出“莒南没有老虎”的客观结论,是十分不容易的。后地委派员到莒南进行了解调查,肯定了薛亭的汇报。在“大跃进”时期,浮夸风在全国盛行。由于产量越报越高,统购任务亦随之加码,加之1959年雨水过多,全区粮食减产已成定局。面对这一实际,作为地委代理书记的薛亭决定,一是在粮食产量上要实事求是,不能再吹了;二是要派人外出买菜籽,多种蔬菜,把地瓜秧等能吃的东西都收藏起来以备冬春食用。
当时有人向省反映:临沂所报粮食产量打了折扣,省委为此将薛亭等地委负责人叫到济南,批评临沂有本位主义。薛亭据理力争,向省委领导讲明临沂留的粮食确实不多,多数村庄平均每人每天不足半斤粮,并说如瞒产不报,愿受省委处分。后省委负责人到临沂县的王桥和郯城农村亲自调查,方知薛亭所说的情况属实,遂削减了临沂地区的征购任务。由于薛亭较好地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所以在三年困难时期,临沂的饥荒程度较之别处相对较轻,并在最困难的1960年接待安置了惠民等专区的6万灾民来临沂度荒。
薛亭善于调查研究,总结基层经验,在开展每项工作之前,都要先把样板树起来,再组织全区干部学习推广。在他任莒南县委书记时,就抓出了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何家店、石泉湖等一批先进典型,其中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3个典型,是经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表扬的。特别是毛泽东作出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示,鼓舞和启发全区人民掀起了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在担任地委书记后,薛亭又抓了孟良崮、牛角崮、龙山等治山样板和汪沟、布洼等治岭样板,并总结了竖水横流、挖沟修堰、综合治理、保持水土等许多经验。临、郯、苍地区原是涝洼平原区,是有名的沂、沭河“洪水走廊”。为了彻底改变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增产增收,时任地委副书记兼郯城县委书记的薛亭,先在郯城马头区的采莲湖试种水稻,获得了成功。
主持地委工作后,又对在“大跃进”时期兴建的30余座大中型水库进行了配套工程建设,在下游兴建了若干大型灌区和支干渠。在解决水源后,又抓了临沂县的东张屯、塘崖等几个“稻改”典型。1961年,地委分批组织县、社、村干部到这些单位参观学习,然后在沂河中下游的县份全面推广。经过3年的“稻改”工作,到1965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使原先的易涝洼地变成了稻浪滚滚的“山东江南”。
薛亭关心群众生活,体贴人民疾苦,具有很强的群众观念。1957年夏季,因连降暴雨,沂河洪水陡涨,导致郯城县重坊河堤决口。薛亭得知后,便坐船赶赴灾区,当看到灾区群众的困难景况后,他难过得掉下了眼泪。他一面查看灾情,一面组织船只转移群众,一面安排群众生活,搭临时住棚,连续四、五天没有睡觉。1960年春,薛亭下乡调查,发现不少地方群众生活极度困难,十分难过地对县委书记们说:“弄虚做假,苦了群众,教训很深啊。”当副专员兼沂水县委书记张清波向他建议:一是立刻解散食堂,二是在群众断炊的情况下,山上路旁的树如果被群众砍了、烧了,不要追究群众的责任时,薛亭坚定而又果断地回答说:“要千万保住群众的生命,一定要帮着群众度过难关,如上级追查责任由我负责。”当时,中央尚未下达调整政策,在此情况下做出上述决定,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的。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薛亭的一贯工作作风和政治品质。临沂“稻改”成功后,被中央命名为全国农业先进专区。《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大众日报》相继多次发表社论、评论和报道文章,赞誉临沂人民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愚公”。1964、1965两年间,从中央到全国各地,来临沂参观的领导和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在一片赞扬声中,他为防止干部出现自满情绪,多次召开会议,通过学习中央、华东局和省委的指示与《人民日报》社论,查找差距和不足,较好地防止了各级领导干部滋生自满自骄情绪。当中央决定在北京农展馆将临沂的事迹辟专板展览介绍时,薛亭反复强调,要宣传党的集体领导,宣传广大干部群众改造自然的革命干劲,不准宣传地、县领导人个人,更不要宣传他自己。在展出设计版面中,有一个“临沂地委书记薛亭在稻田研究水稻生产”的镜头,记者几次请他拍照均被拒绝,后只好按照他的意见,改为一位地委副书记的镜头。
在离开临沂4年后,薛亭于1979年7月21日在济南病逝,年仅55岁。
《莒南县志》
薛亭(1924~1979)原名毕兴耜,山东省莱芜县人。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青年抗日救国会会长。1941年在莱芜县六区区委各救会做青年工作。1942年,党组织派他到省毛泽东青年干校学习,受到系统的革命理论教育。1943年至1945年10月,先后任北海银行发行科科员、中共沭水县委组织部干事、新建区委干事等职,组织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反奸、诉苦等斗争。
(简历略)在莒南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期间,带领全县人民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他坚持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经常用自己的钱物接济贫困群众和工作人员,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在互助合作运动中,他善于用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培养了钮恩升等13名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在全省起到了示范作用。莒南县被中共华东局和山东分局确定为基点县,陈毅、谭震林等领导人听取薛亭关于莒南县开展互助合作等汇报后,给予充分肯定。为搞好农业生产,他从整顿落后队入手,发现、培养典型,涌现出厉家寨村厉月举等一批治山整地的带头人,创造出把山岭薄地整成“三合一”梯田的经验,使莒南县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他把王家坊前勤俭办社的经验、高家柳沟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在全县推广。这三个单位的典型经验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笔批示,高家柳沟和王家坊前的经验和批示被收入《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他热心科学种田,曾长时间住官地、寨子等村,具体指导,亲自示范,使农民很快掌握科学种田技术。他所住的村先后引进和推广“大马牙”、“小粒红”等玉米新品种,获亩产近千斤的收成。科学种田之风在莒南普遍推开,宋开周研究的“窝瓜下蛋”技术被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在全国推广。同时,他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对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贫穷面貌起了重要作用。
1956年10月调任中共临沂地委副书记。1957年1月,为加强郯城县委的工作,地委决定他兼任中共郯城县委书记。他和县委一班人领导全县人民治理洪涝灾害,兴修水利,引河灌溉,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实行稻改,扩大地瓜种植面积等,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摘掉了低产帽子,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
1960年初主持临沂地委工作。时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纠正“共产风、平调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和强迫命令风”的错误,抓救灾渡荒,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连续获得农业丰收,使临沂地区较快地克服了经济困难,并调出大批粮食支援其他灾区,承担了全省近半数的调粮任务。1963年任中共临沂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被选为中共山东省委候补委员。这期间他突出抓以水利建设和稻改为重点的改变生产条件和改革耕作制度的工作。全区建成大、中型水库30座,总库容量37亿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404万亩,稻改150万亩,为临沂地区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奠定了基础。对此,中共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给予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相继发表社论、照片,赞誉临沂地区的干部群众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愚公”。
“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后历任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地革委副主任、主任、地委书记、山东省水利局局长等职。其间,他做了大量促团结、促联合、促生产的工作。他清正廉洁,大公无私,严格要求子女。在职期间,没利用职权安排一个亲戚。由于长年奔波操劳,他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失眠症和肝病,但仍坚持带病工作,有时累得吐血,几次昏倒在会场和田间地头,被群众誉为“活着的焦裕禄”。
1979年7月21日因肝癌病逝。全国政协常委谢华写诗称颂:“君性敦厚寓才智,擅察民瘼体下情。中心转变抓关键,工作推广重典型。马头(地名,在郯城县)稻改靠群力,沂源蚕桑主户营。跃进(指1958年“大跃进”时期)务实兴水利,救灾调粮于沂蒙。为山万仞起抔土,后世应不忘薛亭。”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题词:“薛亭同志是一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永远活在临沂人民心中。”
郯城县志稿(摘录) 薛亭
1956年10月,薛亭同志任中共临沂地委副书记,1957年1月,兼任中共郯城县委书记。(简历略)
郯城地处沂沭河下游平原地带,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当时全县117万亩耕地,70万亩是涝洼地,农作物常常因涝绝产,是山东省11个低产落后县之一。这年,郯城县天灾人祸横行,沂河发生特大水灾使大片农田被淹,许多村出现闹“退社”狂潮,不法分子散布“水鬼毛人”的谣言使群众人心惶惶。面对复杂局面,薛亭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很快安定了民心,稳定了农村局势。
为从根本上解决平原地带涝洼水灾,改善郯城县的生产条件,薛亭同志跑遍全县村庄,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与农林水部门科技人员反复考察论证,因地制宜作出了“根治涝洼,实行稻改”的决定。把马头镇的采莲湖作为稻改试点,得出经验,然后大面积推广,从而使郯城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治涝典型。山东省电影公司在采莲湖摄制了记录片《幸福河》。《大众日报》、《临沂大众》等媒体发表有关报道十多篇。《人民日报》还为此发表《大干一年,郯城县摘掉低产县的帽子》的评论员文章。在郯城县短短两年多时间里,薛亭同志带领县委一班人在农业生产上完成了令人难忘的四件事:治理洪涝灾害;兴修水利引河灌溉;改革农业作物种植制度;扩大地瓜种植面积等。他上任之初提出的“把郯城涝洼地建成鱼米之乡”的设想很快变成现实。中共临沂地委及时推广了郯城经验,有力的推动了全区稻改和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
1958年,各地出现刮“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现象,薛亭同志发现波及郯城的苗头时,立即召开乡党委书记会议,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针对当时群众的铁锅、鏊子等都被砸碎投到炼钢炉里的状况,薛亭同志亲自向各公社主要负责同志交待,群众损失太大,要求赶快停止。当时地区曾召开现场会,推广征调群众家中大床建造“木轨道”的做法。薛亭同志根据实际,提出四种床不能动:新婚喜床、老年人睡的床、病人睡的床、家里只有一张床的不能动,较稳妥地解决了劳民伤财的过激作法。一次,薛亭同志到省里开会,会上要求各县报卫星样板,有的县亩产已虚报到几千斤。郯城是全省稻改、治涝典型,省里要求郯城县把单产上调200斤。薛亭同志实事求是地答复“上调不能超过10斤,实在不行,我们县的卫星田不再展览。”最后有关单位只好把已摆好的郯城展板撤下来。反右运动中,有的县不少基层干部被打成右派。薛亭同志坚持实事求是,从教育爱护干部出发,郯城县没有一个党委书记被打成右派。1959年上级为右派分子甄别的指示传达之后,薛亭同志抓紧部署贯彻,在全区最早完成甄别工作。
在郯城县工作期间,薛亭同志经常带着干粮、行李,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先后骑坏两辆自行车,跑了四万多里路。1957年夏季,沂河洪水陡涨,导致重坊河堤决口。得知汛情,薛亭冒着倾盆大雨及时赶赴灾区,不顾个人安危亲临一线,指挥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连续三天三夜基本没合眼。薛亭同志患有严重的失眠症、胃溃疡,有时累的吐血,几次因疲劳过度昏倒,但他全然不顾,仍坚持工作。
1959年,35岁的薛亭同志担任中共临沂地委书记处书记、地委书记,临沂军分区政委、第一政委,中共山东省委候补委员。他带领全区干部群众艰苦拼搏,使昔日穷山恶水的沂蒙山区旧貌换新颜。由此,临沂地区被中央命名为全国农业先进专区。《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大众日报》相继发表社论、评论进行报道。
文革初期,薛亭同志虽然受到冲击,但他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过问下复出工作,历任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临沂地革委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临沂地区革委会主任,中共临沂地委副书记、书记。期间做了大量促团结、促生产的工作。

1975年5月,薛亭同志担任山东省水利局局长,为全省的水利事业做出了贡献。长期的忘我工作,使薛亭同志积劳成疾。1979年7月21日,薛亭同志因肝癌在济南病逝,年仅55岁。


山东省志人物志(莱芜)
薛亭(1924—1979)  原名毕兴耜。莱芜县上峪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中共党员。1941年参加工作,1942年起,先后任中共莒南县兴云区委代理书记、莒南桑庄区委书记等职。1949年至1963年6月,历任莒南县副县长、县长,中共莒南县委副书记、书记, 中共临沂地委副书记、郯城县委书记、临沂地委书记处书记。1963年7月,任中共临沂地委书记,同年被选为中共山东省委候补委员。任职期间,号召全地区治山治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行“稻改”。1965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120万亩, 被中央命名为全国农业先进区。1 976年2月,任山东省水利局局长、党组书记。1979年7月,病逝于济南。

读家谱  悟人生
细读家族史,明白了家谱不仅延续着家族血脉,更传承着优良家风家训,守住文化根脉,就是守住了民族之魂。
倾听家谱里的故事,我这样领悟人的一生:不管你是否有心理准备,人生总有尽头。当那一刻到来时,你不再有分分秒秒,也没有晨昏昼夜。你所收集的一切,不管是珍藏的还是被遗忘的,终将传让给他人。你的财富、名望和权力都将无用,你拥有的和你拖欠的都已不再重要。你的嫉妒、怨恨、挫折与猜忌终将消失,同样你的希望、抱负、计划及其实施细则也将终止。曾经看来是成败攸关的重大事件将随之褪色,你来自何处或在何处留下过足迹,到头来也无关紧要。
那么,什么是最重要的?人生的价值又应如何衡量?
重要的不是你购买了什么,而是创造了什么。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付出了什么。重要的不是你的成功,而是你的价值。重要的是你的正直、富有同情心和奉献精神的行为,使他人受到鼓舞,变得更充实并仿效你的榜样。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品格;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当你走后有多少人会对你久久怀念。人的一生并非来自偶然,也并非命中注定,而是来自你自己一系列的选择。
30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