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又一喜讯!远阳寰宇集团总经理吴小明女士荣获「大湾区杰出…     · 谨防上当 电信诈骗危害群众为何屡禁不止     · 2024 IAI传鉴国际创意节在京开幕!
  1. 首页
  2. 快乐生活
  3. 内容

散文:秀山花灯不是“灯”

来源:原创 日期:2024-11-19 人气:27878 责任编辑:主编

有朋友听说我要去重庆秀山,提醒我一定要去看秀山花灯。

我心想,花灯我还没见过吗?每年的正月十五,我的老家山东也有看花灯、玩花灯、闹花灯的……

甲辰初夏,一行人得知将去沈从文经典文学作品《边城》原型地时,都兴奋不已,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涩涩的初恋和不尽情意的翠翠,所以一路上,大家每每开口逗乐,都会以“找翠翠”开始或结束。

来到清水河边的“拉拉渡”,有人想坐船到河对岸的茶峒,有人东张西望地找“翠翠”……

忽然导游喊:“花灯表演开始了——”

我连忙顺渡口的石阶上行,看到了“濒危剧种秀山花灯公益性演出”的舞台。

表演开始,先是花灯舞蹈《玩花灯》,紧接着是花灯女子群舞《俏幺妹》、花灯小戏《年关宴》。此刻我才豁然明白,原来秀山花灯不是“灯”?是民俗歌舞曲艺啊!尤其是那首民歌《黄杨扁担》,惊呆我了,这民歌原来出自这里?之前真的不知道!

宣传部的小罗告诉我,秀山花灯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土、苗、汉各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她历史悠久,遍及全县各村寨、城镇,其中尤以隘口、清溪、兰桥、平凯、迎凤、涌洞、海洋、溶溪、峨溶、溪口、龙池等地为最盛,如今也是秀山的重要名片之一。

秀山花灯传统的演出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五元宵节期间的夜晚,是对年节喜庆的一种形式。由本村寨有威望的老艺人领头组成十几人的花灯班子。其中有掌灯:掌大红圆灯笼两个(二人),一人为灯头——花灯班子的组织者,掌六角吊吊灯两个(二人)。演员:花子(二人)、幺妹子(二人)。掌调:民间也称掌调师(一人),是花灯班子演出的组织者,要经常观察主家和演出中的情况,及时调换曲牌和组织伴奏、伴唱等,并担负主要的伴唱。伴奏:头钵(一人)。二钵(一人)。勾锣、大锣(一人)大筒(似二胡的二弦琴)两把(二人)。

花灯班子组成后,先集中在灯头家里用竹条、彩纸扎鱼虾、家畜、蔬菜之类形状的彩灯和吊吊灯。吊吊灯上有六片花瓣,每片花瓣垂悬一串花絮,中间是秀山特有的“四方灯”“六方灯”,又称“公母灯”“日月灯”,又称“金花小姐”“银花二娘”灯,色彩鲜艳,工艺精巧。掌灯者和演员用竹竿高挑彩灯,既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又可为夜间开道和演出照明。

秀山花灯表演时有一整套传统的习俗礼仪。演出前先要设“灯堂”。灯堂一般设在灯班组织者或特别喜爱花灯的人家中。先在堂屋的左上方摆一张方桌,桌上方墙上、下面贴牌位。

灯堂设好后,执正灯(吊吊灯)的二人站在牌位两旁,灯班成员开始祭灯。唱祭灯调,宣告灯班活动开始。

初次出灯要先到本村寨各户恭贺新禧跳花灯。自正月初二起,每天晚上几乎寨寨出灯,户户迎灯,热闹非凡,花灯班演出日程有严谨流程,白天先到各户下灯贴,晚上出灯前,先在灯堂点烛化纸唱《请灯》调,然后出发。下贴人手执写有“庆祝上元,××花灯”字样的大红圆灯笼前导,领着花灯班子,两盏吊吊灯和各种彩灯,簇拥着到各村各户去表演。

表演内容按主家接灯的要求,由灯头和掌调安排。若主家红灯高挂、大门紧闭、门外凳上放有红封彩礼,花灯班就先唱《开财门》,主家也可以点节目。演出结束后,主家要给花灯班子一些彩礼或请吃醪糟、糍粑和饭菜。辞别时还要表演《谢酒》、《谢饭》等曲。

每晚跳灯结束返回灯堂时,还要唱《安灯》调。花灯一般跳到元宵节后结束。结束时要举行“烧灯”仪式,至此,一年一度的跳花灯活动宣告结束。

秀山花灯,风格古朴诙谐、抒情优美,亦如东北的二人转、或安徽的黄梅戏。是集歌、舞、小戏、杂技、吹打、仪式为一体的即跨类的又综合的民俗表演艺术。听当地艺人说,秀山花灯是我国西南地区花灯艺术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秀山花灯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而命名,这一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其风格流派具有极高的娱乐价值和学术价值。

祖国之大艺术品类繁多,长知识啊,我笑着看看小罗。

沈从文小说《边城》开篇写到: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

小溪名为清水河,河的那边叫“茶峒”河的这边就是秀山县洪安古镇,花灯表演舞台就在河边的洪安古街。 

秀山因境内秀美山峰"高秀山"得名,乾隆元年(1736年)始置秀山县,1983年设立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秀山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这里的水系十分发达,境内最大的河流是酉水河。不过酉水河只流经秀山县城东部一小块地域,真正环绕整个秀山坝子的水系是酉水河的最大支流——梅江河,清水河是梅江河的支流。

秀山人说,沈从文不愧文化大家,用《边城》命名小说,没有比“边城”更能体现秀山的区位调性了。这里地处渝东,西接湖南,南接贵州,地处渝、湘、黔三省市交会处,实实在在一脚踏三省。

秀山有“湘黔锁钥,武陵明珠”和“小成都”之美誉。这里多民族聚居,资源富集,盛产优质粮油、中药材、茶叶,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中药材种植大县、区域特色美丽茶乡;这里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主动脉,物流、电商产业十分发达;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边城洪安、川河盖草场、凤凰山、百年西街、大溪酉水国家湿地公园等极具价值的人文自然;这里也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1934年贺龙元帅在秀山开辟革命根据地,著名的倒马坎战役纪念碑巍然屹立、洪安还是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的第一站。

这里宁静悠远,有着世上唯一的“拉拉渡”;这里也曾市井繁荣,随处皆舞台,人人都会一段秀山花灯。

五月的晨风轻柔温软,阳光刺过薄雾,从古镇东边的山头上照过来,洪安古镇已经热闹起来。

听当地人介绍,秀山花灯起源于唐宋、延续于元明、兴于清代,发展于民国,辉煌于新中国。

秀山花灯最初演出是以歌舞为主,花灯戏艺人在改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创立了花灯小戏。新编的花灯调采用曲调连接的编曲方式,具有板腔音乐的某些特点,也有各种民歌特征。不仅融合了当地的民歌、山歌、小调、戏曲等有益成分,也吸收有当地民族风格、风情的音乐旋律,转调新颖、结构规范、节奏鲜明,及富舞蹈性,给人以诙谐风趣、喜庆欢乐之感。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清新独特的秀山风格。

秀山花灯的功法分为扇法、步法和身法,所有的变化都不离两个基本框架——门斗转和跳团团。“门斗转”是指在花灯表演中,男的始终围着女的转,矮的始终围着高的转,丑的始终围着美的转,转完一周即为一团,这就是“跳团团”。

秀山花灯传统的旦角幺妹子,一般男扮女装,扎假发辫,包头巾,着花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又叫赖花子,反穿皮袄,扎腰带,头上戴着瓜皮帽子,右手执大蒲扇;一张方桌当舞台,二人在舞台上对着跳转,边说边唱边舞。

幺妹子的舞蹈,端庄、秀丽、乖巧。形成这种风格的是单边动律,动作中强调往一边摆动后又回到正直的体态上。民间长期流传的“单摆柳”和“单推磨”是体现秀山花灯独特韵律最典型的动作。为便于风格特点的掌握,艺人们还编了口诀:

欲摆提胯后迈步,

双脚并立回正身。

推肩提肘带动扇,

扇花向上肩还原。

幺妹子爱单边韵,

端庄秀丽乖巧美。

花子的舞蹈,以朴实、健壮、诙谐为特点。在矮桩基础上,用膝盖有韧性的屈伸带动身体舞动,舞姿的变化均有两人相让身的感觉,形成独特的韵律。最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动作是“矮桩步”和“风摆柳”。口诀是:

矮桩屈伸带韧性,

下脚谨慎移重心,

起脚全靠膝带动,

切忌节奏平均分。

上身舞动走弧线,

手臂柔韧要贯串, 

风吹柳枝横摆动,

最后脆劲才闪现。

形成秀山花灯舞蹈独特风格韵律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其一,花灯之乡秀山依山带水,美丽富饶,生活在这里的勤劳智慧的人民,情不自禁的用文学艺术来描绘美好的大自然景色,用舞蹈形象地表现充满生机的万物,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流传在民间的舞蹈语汇,艺人都给它们赋以生动的名称,如“雪花盖顶”、“水漩莲花”、“黄莺展翅”、“双蝴蝶”、“浪回波”、“风摆柳”等等。

其二,由于花灯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幺妹子又常由男士扮演,为了在表演时突出幺妹子的秀丽、乖巧,花子都在半蹲的体态上,用带韧性的节奏诙谐地舞动。这样幺妹子体态的亭亭玉立和花子的矮桩成为鲜明的对比,久而久之形成舞蹈中女高男低的基本体态。

其三,花灯的传统表演场地是在一张农家吃饭用的方桌上,为了在这样小的面积上表演好,民间艺人对幺妹子和花子的舞蹈动作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幺妹子在桌子中间原地轻微地舞动,花子则小心地踩着桌子的角,用“风摆柳”动作,谨慎地移动重心,一步变换一个方位,形成独特的“门斗转”地位;在敲打过堂锣钹时,观众主要是看舞蹈,在方桌上便出现两人同时交换地位,动作幅度也比较大的“过堂步”、“犀牛望月”,这类动作均在两人互相让身的感觉中进行,形成了单边摆动的独特动律,这种动律和云南花灯胯部对称的左右崴动作有明显的区别,花灯舞蹈中别具一格的“三角步”是在方桌上这个特定场地产生的最巧妙的步法,表演时花子和幺妹子在方桌的斜线上相对各站一角,两人在原位左、右脚交叉各走一步后,左脚后撤一步正好退到方桌角上,最后一步右脚后撤与左脚相并,非常自如地利用了表演场地,这与其他地区在广场表演的汉族民间舞蹈中常用的十字步有相同之处。

由于秀山花灯长期在旧社会流传,因而在内容与舞蹈动作上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一些封建迷信和庸俗调情的东西。解放后,党和政府加强对这一民间艺术工作的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民间艺人和业余、专业文艺工作者不断去粗取精,整理加工,花灯舞蹈已从传统的桌上表演形式,逐渐发展为堂屋、院坝以及舞台上表演的“二人”、“四人”、“八人”和多人花灯。这朵绚丽多姿的山花在歌颂党和人民,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中越开越艳,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秀山花灯也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在不同历史时代都有其表现特色。过去在秀山,有“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观灯”的说法?幺妹子为什么是男士来扮演而不是女人呢?因为在赖花子和幺妹子互相缠跳的过程中,赖花子竭尽所能说唱挑逗幺妹子,唱词里极尽打诨,封建社会,没有谁愿意让自家姑娘或老婆当面被人挑逗调戏,演戏也不行。所以不适宜女子演,也不让女子去看跳花灯。新中国成立后,秀山花灯得到很好发展,如今内容唱词被提炼升华,女子也能演幺妹子。 

2006年,“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秀山,每天都有“濒危剧种秀山花灯公益性演出”,只要你来,一定会不虚此行能看到精彩的秀山花灯表演。

《黄杨扁担》是秀山花灯曲目之一,关于黄杨扁担的由来,当地有许多演绎和传说。首先是唱响这首歌的原唱花灯师傅严思和的命运悲欢与白粉墙村的故事,然后是关于《黄杨扁担》属地的名分之争。如今国家把非遗名录批给秀山,《黄杨扁担》的归属地不再有歧异。这首民歌不仅唱响海内外,还被列为中央音乐学院民歌考试必考曲目,《黄杨扁担》表达的是秀山人对生活之美的热爱,对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所以扁担是黄杨的……软溜溜的,是充满生命韧力和节律美的,“挑一挑白米下柳州”是对用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快乐和自足,这不也是华夏儿女的共同美德吗?

去过秀山后,再听《黄杨扁担》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的家乡《沂蒙小调》,总不自觉地把它的音乐美、节律美、山水美、人文美都归纳为秀山美,连在一起,细细品味……

黄个杨扁扁担软溜溜,

挑一挑白米下柳州,

人人说柳州的姑娘好

柳州的姑娘会梳头

大姐梳一个盘龙卷

二姐梳一个插花纽,

只有三姐么梳得巧,

哥呀哈里呀

梳个狮子滚绣球

 

黄个杨扁扁担软溜溜

挑一挑白米下柳州。

柳州爱我白米好

我爱柳州好丫头……

 

劳动创造智慧,劳动创造美,秀山,美丽如秀,艺高如山……

 

作者简介:

魏建玲,笔名灵子,山东临沂人。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1988年在《北京文学》发表作品,散文代表作《风雨孟良崮》获“沂蒙杯”、“天塞杯”散文奖,1992年散文《我们没有许诺》发表于《萌芽》杂志,作品散见于《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文艺百家》、《齐鲁晚报》、《少年文艺》、《太阳文学》等刊物,出版报告文学集《经典帅康》、散文集《沂蒙情思》、随笔集《把自己活成风景》,主编《心系沂蒙》——薛亭纪念文集。曾任职国际商报主编、商务金融网总编辑,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秘书长。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