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来,比亚迪始终专注于制造业。希望用创新技术,用工匠精神,与其他民族企业,一起撑起中国制造的脊梁。
他让中国新能源车走向世界舞台,在2017新年第一天受邀上央视,成为习大大口中“闪亮的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提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2017元旦佳节,央视一套推出特别节目《2017闪亮的坐标》,邀请过去一年来带给我们骄傲与感动的大国工匠、企业领袖、体育健儿、文艺先锋,以及不同岗位上坚守与创新的百姓达人、劳动模范们辞旧迎新。他们身上一件件不平凡的故事,勾画出一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的突破和创新。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先生作为唯一的企业领袖代表受邀参与节目的录制。22年来,他带领比亚迪历经跌宕风雨,以创新技术、工匠精神,撑起中国制造的脊梁。节目中,王传福先生作为中国企业家领袖代表的人格魅力尽显,真正地诠释何为中国企业家中“闪亮的坐标”。
2016年,是比亚迪新生焕发的一年。这一年,比亚迪将搭载“中国芯”的新能源车开向世界舞台,足迹遍布全球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5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个城市;这一年,比亚迪历时5年,耗资50亿,1000人团队研发的跨座式单轨??“云轨”震撼亮相,正式步入轨道交通产业,并全新构筑了四大绿色梦想??太阳能、储能、电动车、轨道交通,誓在为子孙后代留一片碧水蓝天;这一年,奥斯卡影帝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为比亚迪代言发声,携手共推新能源车,环保之路相伴同行;这一年,比亚迪提出了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从“治污”到“治堵”,打造立体化的轨道交通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城市公交电动化”一起,共同解决城市空气污染与交通拥堵两大顽疾,并在全球百大城市市长前,发出“为地球降温1℃”的倡议。从1995到2016,比亚迪扎根制造业,民族企业成长之路,免不了艰难磨砺,但这22年,为成就梦想,为制造强国,不敢懈怠。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王传福说,国家强,则民族兴,制造业是国家强大的基石。22年来,我们始终专注于制造业。希望用创新技术,用工匠精神,与其他民族企业,一起撑起中国制造的脊梁。
《有底气的中国制造》
当今,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的两大“顽疾”。
针对城市空气污染,6年前,比亚迪推出了“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现在,这一解决方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比亚迪电动车的销量,也超越了来自美国、日本、欧洲的汽车同行,成为全球第一。
那么针对交通拥堵的难题,我们在2016年推出了一项新的技术产品??“云轨”。我看到有人在网上开玩笑地问:“云轨”,是什么鬼?
这是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工具,它投资小、建设周期短,不占道路面积,噪音低,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更重要的是零排放,可以说是为城市的治堵量身定制。
可是“云轨”一经推出,就引发不少质疑:一个民营企业怎么能做得了轨道交通?比亚迪哪来的底气和自信?
当然也有人问我,对这些质疑怎么看,其实我想说,在比亚迪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在面对着各种质疑。可是,面对质疑,我却很有底气。
底气从哪里来呢?
22年前,我辞掉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副主任职务,创建了比亚迪。这个举动在当时的亲戚朋友来看是很疯狂,因为他们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放弃这个难得的“铁饭碗”。
也正好是下海创业的那年,我们去国外买设备,想做属于中国自主品牌的电池。人家不仅不卖给我们,还对我说:“你们中国人做不好电池。”就连我们出国过海关的时候,工作人员都要求查看回程机票,感觉中国人就像是要赖在国外,不走似的,很伤尊严。
买不到设备,我们偏偏用小米加步枪,造出了自己的“中国芯”电池。今天,比亚迪已经是全球领先的锂电池制造商。
所以说,我们的领先和底气,正是来自于面对种种质疑时的坚持。
交通拥堵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深有体会。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城市汽车每年增速在15%以上,但城市道路增长仅有1%,道路的增速远远跟不上汽车增速,路是越修越多,但车更多,最后还是越修越堵,路是给车修的,轨道交通是给人修的,发展空中轨道,地下轨道,给地面做减法,打造立体化交通网络,从车轮上的城市转变为轨道上的城市,才能彻底地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地铁是一种大运量轨道交通,造价高,适合于特大型城市。但比亚迪云轨是中小运量轨道交通,造价低,更适合中等规模城市,是治堵良药。
目前我们已经和十几个城市在洽谈建设云轨项目,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我们的底气来自于千千万万中国人的需要。
国家强,则民族兴,制造业是国家强大的基石。
22年来,我们始终专注于制造业。希望用创新技术,用工匠精神,与其他民族企业,一起撑起中国制造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