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财经北京3月27日电(记者余蕊 翟卓)中国银行研究院27日发布《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5年第2季度)》,预计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3%左右。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将有所缓解。
报告预计,二季度,美国关税和投资政策的影响或进一步显现。国内方面,宏观政策将明显加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有望加快实施。同时,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尤其是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将推动大模型广泛应用,产业新动能持续培育壮大。
与此同时,鉴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报告预计,一季度我国GDP将同比增长5.2%左右,二季度我国GDP将同比增长5.3%左右。上半年GDP增速将保持在5%以上,为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的实现打牢基础。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之首。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那么,二季度消费走势将如何?
报告预计,二季度消费有望持续回升。具体来看,一是促消费政策将提振居民消费;二是资本市场向好将带来一定财富效应,进而推动居民消费倾向回升;三是集团消费或将低位企稳。综合来看,政策加码与信心恢复将共同推动消费回暖。
针对市场上对于应“发展消费金融”还是“直接发钱”来提振消费的讨论,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表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消费金融是基于基本的商业原则的,能够确保长期、可持续地激发消费需求,同时其资金来源也更符合健康可持续的基本原则。
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金融团队主管李佩珈认为,发展消费金融能以更加市场化的手段从供需两侧同步发力,不仅可避免加剧财政负担,提升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还能进一步改善正规消费金融发展不足的问题、扩大服务的覆盖面,此外如何进一步完善居民的征信修复也有较大发力空间。
展望未来,报告建议,要加快推动已出台政策的落地实施,增强政策合力,在积极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持续推动内需回升、预期改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房地产等相关政策,推动需求和信心回升。拓展多元化市场和新型贸易领域。稳定企业信心和预期,引导市场理性、有序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