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的经济工作中,财政政策将担负更为重要的角色,“结构性减税”将成为政策重点之一。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支出,支持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除上述要求外,会议还强调,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
“所谓结构性减税,指的是减税并不是单向的、全面的,而是有选择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不是单向的,意味着在结构性减税的同时,不排除结构性增税;不是全面的,意味着只有部分税种会获得减免。最大的减税性措施是增值税转型改革,而增税措施,就我理解,可能应该包括资源税方面的扩大,现在这方面的推进难度较以前已经小很多了。” 贾康在6日的一个论坛上曾经就结构性减税做过一番解读。
就目前的信息看,资源税改革似乎已经纳入了政府的时间表,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12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就撰文称,要适当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完善资源税计征办法,实行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计征方法,适当增加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
中国的增值税改革、资源税改革曾经历了长时间的筹划,两个税种的改革都着眼于长期的市场建设和机制的转换。实施增值税转型可以更好地使企业积极承担市场投资主体的角色,加快技改、技术升级;资源税改革则同增值税转型配套,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珍惜资源,而不是粗放、挥霍地使用资源,并且更积极地开发节能降耗技术,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11月,中国的PPI增幅已跌至2%,而当月的CPI增幅预计也会跌至3%以下。通胀压力的消除为资源税改革创造了良机。
不过,在积极财政政策的背后,中央财政可能将度过数年的“紧日子”??一方面是财政支出的增加,一方面是税种改革后的收入减少。
以增值税为例,按照财政部的测算,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约60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约36亿元,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就分析说,中国政府在未来两年承诺的1.18 万亿元投资,可能通过每年发行约5900 亿元特别政府债券来筹集。由于中国财政实力强大,政府债务仅占GDP 的约25%,中国政府可以毫无困难地低成本发行这么高额度的债券。此外,中国的银行流动性依然充沛,如果政府打算就1/4或1/3的投资项目实施共同融资,银行应非常愿意满足其余的资金需求。
贾康6日也曾建议,这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中,应考虑政策性融资工具,可以首先积极运用贴息,并可以更加多样化,即更多运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信用担保、政策优惠贷款等方式,以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和创新活动等,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