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10月27日发表评论文章说,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大国,中国政府出手已是势在必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该如何救市。中国一定要救市,但不等于要把所有钱都放到美国市场。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成为很多亚洲国家的重要市场。只要中国这张骨牌不倒,那么很多与中国有经贸往来的亚洲国家所受到的冲击就将大大减少。中国显然是化解区内经济危机的中流砥柱。文章摘录如下:
25日在北京闭幕的亚欧首脑会议就应对当前危机、改革全球金融机制达成共识。但以论坛形式举行的亚欧峰会通常不作出约束性决策,因此共识的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坐拥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会否担当“白武士”出手相救,是峰会前的焦点之一。但严格来说,这并不是问题。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大国,中国国内金融体系与国际不可分割,许多企业要依靠出口方能生存,若不主动救市,最终只会害自己,令国内大批企业亏损或倒闭,进而导致经济衰退。中国政府出手已是势在必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该如何救市。
目前最多人讨论的是,中国应怎样参与全球金融市场的救市行动,仿佛救了美国就能救中国。对这些人来说,理由不外乎两点:一是美国地位重要,这个庞大的经济体一旦恶化,必然造成美国消费需求急剧衰退,从而对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经济带来致命打击; 二是中国近年来购买了大量美国债券,保守估计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如果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不向美国施加援手,将造成美元资产贬值,反过来也不利于中国,甚至可能令逾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血本无归。
这些理据很容易一一给予反驳。与中国同样“弹药”充足的日本和印度,其外汇储备也主要用于购买美元资产,而次贷危机也给两国带来损失,但作为美国的盟友,两国至今都未明确表态要出手,而是把目光放在国内经济。那么,为何只有中国要出头?
更何况,中国的外汇储备虽然庞大,但其中一半已投入美国市场。若中国再购买美国国债,把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不符合风险管理常识。中国自身实力有限,很难单方面再对美国实施大规模援助。
事实上,大部分认同救美的中国政经界人士都知道这些问题,只是他们抱有一厢情愿的心态,以为雪中送炭就可以换回美国的知恩回报,中国日后可以进一步参与制订全球经济事务游戏规则。但这个理想主义的念头在较早前就已被打破??美国一方面向中国求救,另一方面却又对台售武,这种有求无报的做法充分说明,中国一味向美国让步,以求在全球金融秩序重整时增加自身在美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显然太天真,不切实际。
所以,中国一定要救市,但不等于要把所有钱都放到美国市场,而应谨防重蹈日本1980年代后期在美国并购失败的覆辙。
相比之下,中国除了利用手上的筹码与美国谈判,更应学习俄罗斯出手拯救冰岛的外交战略。善用这笔外汇储备,在国际上多交盟友,包括加速向有潜力交朋友的发展中国家扩展,如亚、非、拉美等。
对北京来说,1990年代末处理亚洲金融风暴的手法值得再三回顾。1997年,当亚洲主要货币在危机重压下疯狂贬值时,中国咬紧牙关,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亚洲经济在短时间内复苏带来喘息机会,凸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受到区内诸国的好评,进而为中国近10年的和平崛起打下良好的基础。
眼下这场金融海啸的惨烈程度远非1997年所能比,由于危机仍在蔓延中,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美欧有国家在金融海啸冲击下自身难保,长期依赖出口的亚洲各国,未来势将面对更严峻的打击,韩国、巴基斯坦等已先后发出国家破产的警号。
中国近年的对外政策主要有两大主轴,一是搞好中美关系,二是与亚洲邻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和谐交往。在东有日本、北有俄罗斯、西有印度等诸大国威胁的情况下,与亚洲邻国搞好关系是重中之重,关乎未来中国能否正式崛起。
中国对拯救世界或许有心无力,却依然是稳定亚洲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成为很多亚洲国家的重要市场。只要中国这张骨牌不倒,那么很多与中国有经贸往来的亚洲国家所受到的冲击就将大大减少。中国显然是化解区内经济危机的中流砥柱。
韩国总统府24日称,东盟10国及中、日、韩三国将争取在明年上半年成立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即前段时间传闻的“亚洲共同基金”),同时成立一个区域性监管机构,以确保金融市场稳定,避免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再度出现。此举是否意味着北京方面已把救市重点放在亚洲?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