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又一喜讯!远阳寰宇集团总经理吴小明女士荣获「大湾区杰出…     · 谨防上当 电信诈骗危害群众为何屡禁不止     · 2024 IAI传鉴国际创意节在京开幕!
  1. 首页
  2. 专家观点
  3. 内容

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主要着力点

来源:宏观观察 日期:2023-02-01 人气:899734 责任编辑:魏建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目标和内涵不断拓展和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是立足新时代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升华和战略安排,具有重要的历史、理论和现实意义。未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特别把握发展、创新、开放、安全四大重点。

一、中西方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进程

(一)中国式现代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1.新中国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目标逐步形成

建国初期,工业化就成为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目标。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1亿元和119元。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过半,工业体系以初级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农业国面貌,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四个现代化”目标逐步形成。在深入理解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力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我国于1964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两步走”战略目标。在“四个现代化”目标引领下,我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取得了多项重大科技突破,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重要基础。

2.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和内涵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初期,“小康”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中西发展差距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特殊国情,1979年12月,邓小平开创性地将四个现代化目标进行量化,提出争取到二十世纪末,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之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并计划分步骤实现。由此,我国逐步构建起从温饱到小康再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蓝图(表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和内涵不断拓展。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先后提出“两个一百年”现代化战略目标,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更加清晰。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增加了“和谐”,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3.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目标新要求。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将这新“四化”作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化目标从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物质基础层面上升至上层建筑层面。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现代化之路作出了两阶段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迈入了新征程。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正式迈入了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

(二)西方现代化是历经数百年的长期历史过程

西方国家的近代工业化和现代化启动时间较早,始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的近代文艺复兴,其在数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及现代化事业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思想解放阶段。文艺复兴帮助欧洲挣脱中世纪封建神权对人精神思想的奴役与禁锢,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带来新时代理性的曙光。两次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对未来的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用理性启迪人民。西方现代思想的发展,是对其传统思想否定、扬弃和升华的结果,为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

表1:各时期现代化目标与战略

历史事件

现代化目标和战略

具体内容

过渡时期总路线

工业化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两步走”战略实现“四个现代化”

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邓小平提出

“小康”

分步达到小康水平

第一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世纪80年代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10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在21世纪用30年到50年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大体达到4000美元。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步走”战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一步,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两个一百年目标”

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小康社会”

将第一个百年目标界定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高水平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将第一个百年目标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党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

新“四化”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新“两步走”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一个阶,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二是工业化阶段。18世纪60年代和19世纪中期以英国、美国为中心的两次工业革命,推动技术进步持续加速,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升。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观点,现代经济增长依赖于有用知识的增长。两次工业革命创造的通用目的技术成为西方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助力西方国家摆脱“马尔萨斯陷阱”[1],拉开和其他国家综合国力差距。1850年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世界上大约一半的工业制成品。美国从20世纪开始逐渐掌握了全球基础科学和技术创新的主导权,至今经济总量位列全球第一。

三是殖民扩张阶段。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沃尔特·米格诺罗指出,殖民性是西方现代性的黑暗面,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对外侵略和殖民的“血腥”历史。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建立起绝对的技术优势,技术权力的扩张、工业和机器生产对于资源的需求增多带动了国家间关于资源的争夺,由此开启了西方国家对全球的殖民统治时期。从原始积累时期通过圈地运动剥削农民,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剥削工人;从寻找新大陆、建立贸易据点,到大规模殖民、建立跨洋帝国。数百年间,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加速殖民化进程。1800年欧洲人占领和控制了世界陆地面积的35%,到1878年上升到67%,1914年超过84%。

四是修正转型阶段。马克思指出,前现代的传统社会是“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而现代社会总是寻求“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资本的增殖、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世界内外部矛盾的不断凸显,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面临转型和修正。一方面,以资本为中心的本质导致长期以来的贫富差距悬殊、资源环境瓶颈、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没有根本性转变。另一方面,21世纪初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壮大,正在改变西方主导世界秩序的局面。虽然西方国家通过健全法律体系、完善社会体制、推动科技产业升级等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但是也试图利用其发达的技术垄断、金融霸权和军事强权地位进一步保护资产阶级的核心利益。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历经数百年时间,对全球经济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衍生的市场化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国际经济、外交、管理和金融体系在对于历史阶段具有进步性。区别于我国现代化进程时间短、任务重,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本质上是长期渐进、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但是,西方现代化发展也暴露出一系列弊端和矛盾。因此,西方国家虽然是现代化的先行者,但并不是现代化的范本,更不是衡量现代化的标准尺度。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深化,需要从本质上把握中西方现代化的特征和区别。

二、从中西比较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西方的现代化虽然包括了消费形态、社会经济模式、国家上层建筑、个人偏好、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但其实质是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开创过程。经过数百年发展演变,西方现代化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在此过程中也通过对外殖民血腥掠夺、对内残酷阶级压迫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而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经过漫长的摸索和实践,逐渐开创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对旧有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扬弃,也是扎根中国历史现实、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的深刻总结。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来看,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存在本质区别。

(一)国情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现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有很多不同,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发展水平较低。我国人均收入、城镇化率等现代化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21年,我国人均GDP为12551美元,接近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90年代初的德国、法国、日本。我国人均GNI为12441美元,接近世界银行设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12695美元),但距离中等发达经济体门槛尚有很大差距[2]。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较高收入经济体的81.3%仍有20个百分点的空间。二是人口规模大。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的人口大国,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4.1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8%,是美国的4.3倍、欧盟的3.2倍、日本的11.2倍。我国人口规模比目前世界上所有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总和的1.5倍还要多。

与已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相比,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有特殊含义。一方面,人口规模庞大决定了实现现代化的难度更大。14多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表2)。但由于幅员辽阔、资源匮乏、地区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以及内外部环境巨变,使得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难度将超越以往的所有西方国家。另一方面,人口规模庞大也蕴含着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能。巨大人口规模将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强劲的发展动能。2021年中国保持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3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万亿美元)的92%。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保持世界第一,2021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8.6万件,同比增长5.9%;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同比增长31.3%。

表2:部分国家开启现代化时间和人口规模

国家

开启现代化时间

人口规模

英国

十八世纪中页

3500万左右

美国

十九世纪初

1亿左右

日本

十九世纪中页

4500万左右

中国

1964年-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

7.05亿

2022年-中国式现代化

14.1亿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二)价值取向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从历史进程来看,西方许多国家走过的现代化始终围绕着为资产阶级服务,导致在其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无法很好地解决“两极分化”问题。后来,随着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资本主义开始吸收部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和政策,推行工会、医疗保障、假期以及普及高等教育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富差距持续拉大问题。比如,德国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北欧社会的高赋税高福利制度和免费国民教育政策、美国的间接税制度等都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但是,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直由精英群体主导,政治运作着重维护资本家的利益诉求,“两极分化”问题的解决多为修正手段。近年来,绝大多数普通民众不仅没有从国家经济增长中获益,反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困境中长期受损。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法国“黑夜站立”运动以及英国脱欧等,都是人们对这种现象不满和愤怒的集中表达。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报告指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除去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美国最低工资实际降低了30%,美国高收入家庭获得了持久的财富收益,最富有的1%人群财富增长35%。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现代化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我国的共同富裕坚持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实现了国民经济腾飞,GDP总量跃升为全球第二,人民生活也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21年的8.1万元,成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另一方面,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切好分好”的问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20年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九大以来,中央对实现共同富裕又作出了全面擘画和系统设计,明确了通过市场化、法制化手段的改革和调整,加快推进共同富裕。这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前后一贯的。实际上,过去十年,我国在解决贫富差距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2012-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88倍降至2.5倍,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0.474降低到了0.466。

(三)发展理念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资本以及商品、利润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在资本利润最大化驱动下,西方现代化发展过程伴随着对物的高度依赖性。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工业化,在推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时不断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获取最大的利润,资本成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工具。此外,受发展理念的束缚,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也呈现出人与自然割裂的显著特征(图1)。据英国《泰晤士报》数据,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欧盟占全球资源过度使用的27%和25%,对过度使用自然资源造成的全球生态破坏负主要责任。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新发展理念,注重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的总体布局,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为目标追求。近年来,我国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2012-2021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同时,我国也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通过南南合作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全球减碳目标贡献重要力量。

图1:1970-2017年全球人均年生态超载量最大的15个国家

资料来源:英国《柳叶刀·星球健康》

(四)实现路径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表现为对内剥削、对外侵略、奴役和掠夺的血腥扩张之路(图2)。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但无论其样式如何变化,资本在现代社会中始终占据统治地位,通过市场交换原则不断地剥削剩余价值以获得增殖。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新手段,适应资本扩张的需要,在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形成安全壁垒,构建起西方式现代化的利益格局和国际秩序。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拓展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十八大后,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等。据世界银行评估,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促进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图2: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殖民地情况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三、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不断夯实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发展壮大,为实现“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提供新动能。伴随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深入融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促进传统制造业、服务业持续改造提升。制造业逐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5G网络、千兆光网和特高压输电网络等新型基建设施,为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提供了必要支撑,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基础。

(二)科技创新动力持续强化,助力创新型国家发展

我国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创造条件。一是科技创新能效和驱动力提升。当前,我国全面落实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大基础研发投入,不断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国家创新体系整体能效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明显增强。二是科技创新主体活力增强。在企业创新政策支持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趋势下,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研发活动更加活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更加深入,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高效。三是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强化。在人才强国战略指导下,我国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高学历、高技能人口比例逐年稳步提升,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

(三)区域格局协同共进,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

我国区域间协调发展,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奠定基础。一是区域间发展协调性提升,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我国不断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协调发展,深化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产业转移承接,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和城市集群等发展优势地区为支撑、各地区结合产业和区域优势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二是重要功能区域保障能力凸显。重要功能性区域承担了维护国家粮食、生态、能源和边疆安全的战略功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一。我国五大粮食生产省份产量超过全国40%,重点地区建成一批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保障粮食和能源供给稳定。三是区域基础设施覆盖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铁路、高速公路可达性与东部差距明显缩小,西部农村边远地区信息覆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东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提供了设施条件。

(四)民生水平不断优化,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我国居民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提供有利的民生保障。一是就业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坚持实施优先就业战略,完善就业政策支持体系,提升就业水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就业结构和质量优化提升;就业扶贫作用逐渐凸显。二是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我国着力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不断缩小,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三是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调节作用增强。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稳步上升,保险金额标准持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能力有所增强。在疫情冲击下,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减震器”作用,社会保险“降缓补返”政策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缓解了企业经营和社会就业压力。

(五)经济治理能力水平提升,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我国宏观经济治理能力、营商环境和监管制度不断提升优化,为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提升。我国不断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完善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物价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丰富政策工具。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情况下,宏观政策对经济的跨周期、逆周期调节和托底作用凸显。二是营商环境更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便民化。我国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完善法规制度环境,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减税降费、商事制度、减少外资准入限制等政策措施,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惠企便民举措。全球营商环境中的排名从2013年第96位跃居目前第31位,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经济体之一。三是监管方式更加合理有效。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既保障有效监管又减少对市场主体干预,进一步平衡了政府职责与市场效率的关系。

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着力点

回顾历史,西方现代化进程发展时间相对较长,随着西方现代化进程的率先开启,欧洲、美国等西方经济体逐渐超过我国,成为主导全球经济发展和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但是相对于人类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西方国家的崛起也只是过去数百年来的短暂现象。历史上,我国曾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近两千年,数个世纪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立足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结合,也批判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经验教训,顺应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大势,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我国具有足够的底气和条件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未来,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现代化的概念也不再只由西方化范畴定义,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平等权利,决定了西方现代化的独尊性必将被打破,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将持续引领全球社会走向新阶段。未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好四大重点。

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论断十分重要。纵观历史,停滞是常态,增长尤其是持续增长是非常态。实际上,人类社会直到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后,才有了在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推动下的持续增长。所以,未来,我们不仅要更好地呵护增长,不能将增长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还要避免折腾,切实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行为边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要坚持改革赋能发展。加快构建更加可靠、畅通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需和外需两手都要抓、两者不可偏废,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短期内要把扩大需求作为政策重点,中长期要把重启改革、稳定预期、再次“放权让利”作为重点。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第二,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极大拓展人类认知的广度、深度、精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依托,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变量。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未来,要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有利于培育壮大新动能,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同时,聚焦关键性技术领域,保证创新自主可控。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生态。

第三,开放是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仅释放了巨大的发展潜能,而且重塑了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进入新发展阶段,开放与发展、改革、创新融合的特点日益突出,需要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通过行动证明我们扩大开放的决心,用事实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标和对接国际先进的经贸规则,形成与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规范透明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要依托中国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进口规模,培育国内消费市场,同时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开放。要持续夯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础,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第四,安全是根本保障。当前,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阶段,面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需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应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未来五年将从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筑牢国家安全网,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1] 指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源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2] 按照高善文(2022)的测算,将发达经济体按人均GDP分为高、中、低三组,以中间组的下限即33%分位数作为中等发达经济体的门槛,则这一标准约在2.3-3.2万美元/人。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