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又一喜讯!远阳寰宇集团总经理吴小明女士荣获「大湾区杰出…     · 谨防上当 电信诈骗危害群众为何屡禁不止     · 2024 IAI传鉴国际创意节在京开幕!
  1. 首页
  2. 专家观点
  3. 内容

且看“大忽悠”马多夫如何“卖拐”?

来源:商务金融网 日期:2008-12-17 人气:2308 责任编辑:主编
马多夫把所谓“成熟投资者”这样一个堪称金融领域中最愚蠢的矛盾修辞推到了聚光灯下。

据说在过去20年里,伯纳•马多夫投资证券公司(Bernard L. Madoff Investment Securities LLC)名下的帐户每个月能像时钟一样准时产生将近1%的收益,却从不发生亏损。为什么在东窗事发之前,这种美好到显得反常的投资回报没有引起当时以及潜在客户的警觉?

要说在所有人当中,像马多夫客户那样成熟的投资者理应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倘若什么东西听上去太过美好,那它往往就不是真的。但他们还是不由分说地信了马多夫,这是为什么呢?

马多夫强调保密,这为他的投资帐户蒙上了神秘色彩,并给人一种独家专享之错觉。据说,最初的营销工作往往是由'macher'开始的;这个词在犹太依地语里的意思是大人物。在一些乡村俱乐部或其他专属场所中,这位大人物会开始吹牛:“我把我的钱交给马多夫打理,他干得还真不赖。”当听者流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时,他会说“你没被邀请是不能参与的......不过没准儿我可以给你引荐。”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影响:科学与实践》(Influence: Science and Practice)一书的作者罗伯特•斯亚蒂尼(Robert Cialdini)将这种策略形容为“威胁三合一”。他说,对冲基金的高深莫测令投资者觉得有人生来就比自己知道得多。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我们到社会上去寻找证据:那就是我们相信的人已经决定做此投资了。而通过大肆宣扬自己的投资多么具有排他性,马多夫将投资者的恐惧从担心亏钱转换成了担心在这场赚钱大戏中掉队。

如果你真的入围了,你就会被冠以“成熟投资者”俱乐部一员的“光环”。斯亚蒂尼说,当某个你敬仰已久的人走出门来欢迎你的加入时,再做任何深入调查都像是一种冒犯。人们还知道马多夫会把那些提问太多的投资者赶出他的基金,所以没人想在这件事情上捣乱。

这种会员独享的感受令许多投资者都对围绕马多夫业务模式的种种警报视而不见。当你身处一个高档私人会所时你是不会到厨房仔细检查,以求证那里的卫生标准是否合乎规定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有关“成熟投资者”的最大秘密:所谓尽职调查往往是走走过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2006年时曾一度要求对冲基金提交标准资讯披露表。耶鲁管理学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的金融学教授威廉姆•戈茨曼(William Goetzmann)发现,那些披露了法律或监管问题以及利益冲突的对冲基金日后的业绩表现有所退步,但这些风险问题的曝光根本没给这些对冲基金的资金流入规模造成影响。

换言之,投资者获取了有用的信息,但对此并不加关注。2006年,投资大宗商品的对冲基金Amaranth Advisors LLC由于60亿美元巨亏而破产,这只基金甚至在年初时就没有向SEC提交报告,这足以表明它可能出现问题了。可是投资者们即没有离场观望、也没有赶忙撤资,而是继续把大把银子投进去。

去年,一个研究替代性投资的非营利性机构Greenwich Roundtable针对人们的财务顾问、养老金计划、家庭理财室、以基金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以及其它寻求投资对冲基金的大型投资者展开了调查研究。要说恐怕就没有比这些被调查人更成熟的投资者了。

不过,调查结果却显示,有五分之一的投资者表示,他们通常关注的不是正式清单或分析流程,而是非正规的尽职调查。

这是实际情况。四分之一的投资者在不研究该基金财务状况的情况下就签支票投钱。将近三分之一的人不总是对基金经理的背景加以调查。6%在把钱交出去之前甚至都不读一读它们的招股书。

供职于Greenwich Roundtable的斯蒂芬•马肯纳曼(Stephen McMenamin)说,所谓尽职调查是提出好问题的艺术,同时也是不对答案全部采信的艺术。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号称自己稳赚不赔、收益还很可观,当你问到他的投资策略时他闪烁其辞,连最基本的信息都不披露、对潜在风险只字不提,而你还当真投钱给了他的话,我只能说你不是什么成熟的投资者,你只是一个矛盾修辞的笑话。
00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