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摩托罗拉卖身意味工业化时代终结
来源:21世纪网 日期:2011-08-17 人气:2433 责任编辑:主编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它自去,2011年摩托罗拉手机部门被Google收购的时候,时年83岁。或许,这不仅仅是一首企业的挽歌,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1928年,高尔文兄弟创建了摩托罗拉公司,从此,这家公司就成为“通信产业”的一个重要台柱,一个不愿停歇的拓荒者。1930年代,它是汽车收音机的拓荒者;1940年代,它是军用、警用对讲机的拓荒者;1950年代它是寻呼机的拓荒者;1969年,阿波罗11号使用摩托罗拉无线电从月球传来第一句话,它是太空通信的拓荒者;1970年代,它发明了“蜂窝通信”,是现代大众无线通信基站的拓荒者;1984年,全球第一款商用移动电话DynaTAC诞生,它又成为大众用手机的拓荒者;1990年代,它开发了当时技术最先进的铱星系统,但是,这却成为了这个60岁拓荒者的第一个悲剧。
21世纪以来,所有关于摩托罗拉的故事,都与“Sell”这个词有关,飞思卡尔半导体、无线通信、企业通信、直到……手机终端,与之相应的,Motorola这个词也在变短,变成了Moto。当Google从自己饱满的钱包里迅速拿出125亿美金购买这个老巨人的时候,就像一个90后从自己3000元的月薪拿出1000来购买一双Nike鞋一样,淡定、迅速、不假思索。
此时的摩托罗拉,还剩下对讲机业务、军用通信等少数模块,似乎又回到了1940年代那个战火纷飞的。但是,企业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已经是不同的年代,摩托罗拉也不再是断尾求生的壁虎,而是除了尾巴其它已经难复存在,而剩下的这部分,还是摩托罗拉吗?
让人唏嘘的不是一个个企业的生生死死,而是一个技术拓荒者的悲情,一种工程师文化的消弭,一把科技权杖的转移。
领跑60年,在原始性创新领域驰骋一甲子的摩托罗拉,一直通过创新来获得市场溢价,以技术领先换取高毛利。因此,1980年代的大哥大,虽然起价上万,但是口碑甚佳,没有人对此有过多的指摘。也正是这种技术领先、淡化成本的风格,让这家企业获得了一种内在的高傲“气质”:创新交给工程师,市场交给客户自己。但是,奔跑了80年的通信产业,正在目睹全球70亿人口的诞生,而且手机用户正在逼近60亿大关,这也意味着,拓荒者正在抵达市场的边界。跟随者们却不容它在此地停留,拓荒者摩托罗拉却跑不动了。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摩托罗拉那些在实验室围着晶体管、射频部件们夜以继日的工程师们,也在慢慢老去。他们的骄傲被无情的丢弃在历史当中,市场的退步,让实验室紧紧的大门被砸开,眼看着强盗一样的竞争对手、毛头小子们进来搬走他们并不喜欢的东西。而新一代工程师们,先是来自韩国的朋克,涂抹着金黄色的头发,整容过的面庞上有手术刀雕刻过的痕迹;后来的则是绣着苹果LOGO的GEEK,拿着Google甜点的互联网新贵们。这些人,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工程师们,再也不喜欢炫耀在一家公司奋斗多少年,再也不愿意呆在实验室里数年如一日鼓捣那些实体的器件,而是随时准备“离开”,从Yahoo到Google,再到FaceBook和Quora……传统的工程师文化终结了,新的文化像是风,飘忽不定。
更为隐秘的事实在于,为什么互联网时代的游戏规则会变化如此之大?因为,这是一个消费者为王的时代,消费,消费,消费,谁掌握了消费者谁就掌握了这个世界。新兴的产业巨头们,无论是苹果的GEEK文化、Google的Hacker文化,还是FaceBook的“瘾客”文化,无一例外地将人紧紧的绑定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上。每一个虚拟世界都像是一张巨大的玻璃墙,让你沉浸其中,似乎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似乎活的很真实、很充实,让你自己在心理上很依赖……消费者的自然选择,决定了谁能成功。
消费者的选择,能决定哪个企业成功,企业最终也会尽量投其所好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那么,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投其所好,就是不二法门。毋宁你是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还是摩托罗拉式的工业社会的工程师,都敌不过心理学家,最终,都要拜倒在心理学派的脚下。正如你所见的,乔布斯和扎克伯格都是心理学派,一个是无冕之王,一个是科班出身。他们作为信息革命的推动者,为传统的工业革命画上了句号,摩托罗拉的卖掉,正是这种权杖转移的一种隐喻。
其终极形态,就是让人沉浸在自己的感觉、体验、虚幻中不能自拔。不错,这是互联网时代《楚门的世界》,真实又虚假,充实又空泛。
因此,学者、《消费社会》的作者鲍德里亚说:消费主义指的是,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而是不断追求被制作出来的、被刺激起来的欲望。换句话说,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意义”。
没错,消费面前,人人平等除了钱。
在整个社会大的转型面前,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君不见,最近30年企业全部变为“客户导向”,传统的日本式精密经营都被扔在脑后;君不见,不仅仅是中国出现了“一切向钱看”,西方的新教伦理也已经被侵蚀殆尽;君不见,以自由、创新、信息爆炸之名,美国却只剩下5大出版集团,其它小众的、多元的出版商不断倒闭;所有的理想,几乎都会与消费、市场成功有关,哪怕是创业;君不见,在IT行业,小的企业越来越难以生存,要么做巨头的附庸,要么死亡……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以机器为核心,以工程师个人的洞察、爱好、时间投入来换取成功的“自由式创新”何以生存?
是的,这个时代的科技权杖,正在加速转移,一切以消费者短期需求为核心的创新和科技会加速发展,而一切违反这一原则的创新和科技都会被无情淘汰。但是,消费者的选择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一种动物式的投票制,与人类的幸福感、长期前途无关,而且逆向决定了企业的存亡。自此,消费化彻底代替了工业化,成为社会的主流。
因此,正如深邃的哲学家马尔库塞所说,“消费人”是一种典型的“单向度的人”,他们的焦虑只能通过不断创造新的消费来在一定程度的满足。比如,微博依赖症,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息消费依赖,虽然价值极低,但是欲罢不能,这也是全人类正在选择的资本主义的宿命。
在这种情况下,而“消费主义型企业”也将成为一种单向度的企业,没有短期市场价值的创新无处生存,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摩托罗拉的结局,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局,无可挽回。我们无法用对错来衡量很多事情,只能说:别了,曾经伟大的摩托罗拉工程师文化,别了,曾经充满理想主义的工业化时代!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