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又一喜讯!远阳寰宇集团总经理吴小明女士荣获「大湾区杰出…     · 谨防上当 电信诈骗危害群众为何屡禁不止     · 2024 IAI传鉴国际创意节在京开幕!
  1. 首页
  2. 专家观点
  3. 内容

张克镇:人体中的空间及其医学意义

来源:《Research》杂志 日期:2020-03-05 人气:4152 责任编辑:主编

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院长  张克镇

【摘要】 人体是由空间与实体两部分共同构成,人体空间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过去的生命科学研究及医疗实践过程中,我们完全把它忽视了。通过对它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科学地解读当前存在的一些医学疑难问题;有助于正确地诊治并更有效防治疾病,特别是对医源性疾病的预防;从人体空间的视角对经络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经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更合理地解读中医与针灸治疗原理,使之符合现代科学研究的规律,有效建立中西医融合汇通的桥梁,促进中西医学的沟通与融合。

引言:

有关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研究,都是以人体的组成结构为基础进行的,对人体结构的正确认识是研究生命规律与疾病规律的前提。我们以往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能看得见、可量化、有具体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细胞或分子等,忽略了同样存在于人体之中的空间部分,对于它的研究目前尚无详细报道[ ]。本文从人体空间这个视角,探讨它对于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及在诊治与预防疾病中的作用等。另外,通过对人体空间的再认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医学理论中存在的一系列疑难问题,诸如为许多“病因不明”的疾病找到真正的病因是什么;疾病是如何从无到有产生的及如何在早期发现并预防疾病;如何减少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的形成等。

本文中还以人体空间这个特殊的研究视角为依托,从哲学、医学基础理论、临床等多个方面思考与研究,为传统中医里许多难以解决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思路,如经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研究那么多年答案不一?研究发现,“经络是存在人体中相对稳定相对有序的空间”[ ],这个结论既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又与现代医学相兼容,且能被现代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所证实。

中西医是两种理论迥异的医学体系,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争论不休。从人体空间的视角来研究与解读中西医学原理,可以发现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思维逻辑有许多相符之处,更容易被理解与接受,同时也有助于解决中西医之间悬而未决的各种争议及存在的鸿沟。

总之,把人体中空间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视野后,医学的基础理论,疾病的诊治思路及治疗途径,都将变得更加完善与实用,很多困扰我们的医学疑难问题也有希望可以顺利解决。

一、       人体是由空间与实体共同组成的

(一)人体空间需要作为医学基础理论纳入研究视野

空间经验是人类普遍都具有的[ ]。

德谟克立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 所以,早期原子论者的虚空(kenon),应该理解为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空隙(diastema)[ ]。

但人类的空间经验又是复杂多样的。第一,说任何事物存在,一定意味着它在什么地方,不在什么地方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所谓位置、地方、处所(place)的经验。第二,人们都知道有“空”这种状态,比如,会散后人都走光了,房子空间,这就是所谓虚空(void)经验。第三,人们都知道,任何物体都有大小和形状之别,有长宽高的不同,这就是所谓广延(extension)经验[ ]。在希腊古典自然哲学中,处所经验、虚空经验、广延经验未能综合成一个统一的空间概念[ ]。

所以,“空间的经验有着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果需要对空间问题进行寻根问底,就必须了解空间的各种关系,把它统一在一个‘空间’概念之中。描述和分析空间在人类经验中所呈现的特殊品性,在哲学上早已成为一项最具吸引力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

近代哲学家约翰·菲罗波努斯(john philoponus)整合了三种空间经验,认为空间“是纯广延,为物体提供处所但又可以在思维中把它与物体分开,虽然没有现实的虚空存在”[ ]。

这三种空间经验,也是从空间的视角对客观世界的再认识。处所经验,是对物所处位置的认识;广延经验,是对物大小形状的认识;而虚空经验,是对物所处状态及相互关系的再认识,它会随不同学识背景,不同经验而有差异。从这个视角来看,以往对空间的认识有不少认识是片面的。例如,当一个现代的儿童未曾接触到物理、化学知识的时候,他会说“水”是连续的,而不知道“水”是由分子组成的。当我们问他屋子里的空间除了可见的东西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存在时,他要么会说是空无,要么会说是被连续的“空气”所充满[ ]。

所以,空间处处存在,无论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物质,其中都充满了空间,即便是分子或原子之中也仍可再分割并充满了空间。但空间并不是“没有”,只是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生活在充满气态物质的空间当中,习惯于把它当作是“真正的”空间或“空无”,如同鱼会把水忽视掉一样。其实被我们所认为“空无”的地方,仍然存在不被我们直观看到的物质。

但我们会意识到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所理解或认识的“空间”并非完全一致甚至带有不确定性。究竟应该如何认识“空间”,有没有一个标准呢?中国古代的先哲们用对比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子》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这种比较的观点,随各种物质不同的表现形式,让我们直观经验上有了“空间”与“实体”的差异。如房间里如果有一杯水,我们会认为是水与杯子作为实体存在于充满空气的空间当中;而如果水里有一块石头,我们则会认为作为实体的石头存在于充满水的空间之中。

这种中国独特的空间经验,可以在现实生活被直观感受到并得以创造性的应用。例如近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受《老子》第11章等关于“有与无“思想的影响,他拿水壶作比喻说明空间的作用。一只壶作为容器而存在,当我们装满壶时,我们发觉这个器皿的容纳作用……虚空乃是器皿的具有容纳作用的东西[ ]。

而著名建筑大师弗兰克 • 劳埃德 • 赖特也受到《老子》第11章思想的影响,在建筑学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应用。他甚至在西塔里埃森的墙上刻下老子的话以示重要性:“建筑的实质并不在它的屋顶和墙壁中,而是在它内部供人居住的空间里(The reality of the building does not consist in roof and walls but in the space within to be lived in.——Laotse)”[ ]。

对空间的再认识,对于我们认识生命规律与疾病规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体是由空间与实体共同组成的,实体和空间是一对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它们是相互以对方作为参照物相比较而存在的[ ]。如果一方消失了,另一方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一方变化,另一方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研究人体规律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了实体,必然会被认为是错误的;但如果忽略了空间,这也同样是一种错误。所以,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对人体空间的忽略,必然会导致医学基础理论的严重缺陷。

(二)人体中存在着广泛的空间

在以往认识人体组成结构时,人们只是关注了人体结构中可分割、有明确物质组成、可以量化的实体结构,如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但是同样重要的另一组成部分却被忽略了——存在于人体中的空间。

从人体结构来看,空间广泛存在于人体之中,如鼻腔、耳道、口腔、肠道、肺脏等均被气态空间所充满并与人体外围的自然空间相通。这些空间对于正常新陈代谢及功能发挥有着重要作用。具体到人体各部分而言,器官内部组成结构,也离不开空间的参与。如在肺脏之中,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之中即是由空间所组成。例如循环系统中,我们可以把血管壁看成是一种实体,而血管内通道及流动的血液则可被视为是一种相对空间;而相对于血液中的血细胞来说,血浆则是一种空间,血细胞可视为游弋在血浆中的实体。

在人体之中,器官与器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细胞与细胞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都存在着广泛的不同形态的空间。 

即便是每一种被视为实体组织的内部,其中仍然充满了空间。任何器官组织,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如果把原子放大成一个篮球大小的话,其原子核甚至比一粒大米还要小很多。当然,原子核仍然可以被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这也意味着原子核中仍然有空间的存在。如此分割下去,能更清晰地看清一个事实——空间无处不在,更小的实体也将被一步步分解成更微观的空间……

一旦我们把人体空间纳入到认知视野中,那么对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各种认识则需要重新思考与定位。不仅仅需要对人体的组成结构重新认识,而且对于疾病的认识,对于诊治、预防、病因学认识,对传统医学的解读,对现有医学理论体系及诊疗体系的完善,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人体空间是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前提

首先,正常的人体空间是人体及其器官、组织、细胞等体现功能的场所。肺脏内部的空间为气体进入并进行血氧交换提供了前提,在大叶性肺炎肝变期的肺脏内部,液体渗出占有了正常肺脏的空间,气体便无法进入肺泡,血氧交换便会出现异常;而哮喘发作的患者,由于痉挛的支气管使空间通道变得狭窄,气体无法自由出入,各种症状随之产生。

第二,正常的人体空间也是内环境物质交换与能量供应的通道。人体的能量供应,离不开正常的血液循环。正常的血管通道会为人体每个角落的细胞提供营养,如果血管的空间受压或堵塞,营养通道将受阻。微观层面同样如此,如很多细胞内外物质能量的交换,是由具有通透性的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的空间所提供(见图1所示),如果细胞膜的空间收缩,细胞的正常代谢必然会受到影响。

第三,人体空间是代谢废物排出的通道。如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食物被消化吸收之后的废物,需要经过肠道与尿路排出体外。

第四,人体空间还是信息传递的通道。在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导是否正常与空间有密切关系。例如突触结构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关键部位,在神经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这个过程中,突触间隙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内递质能否得到正常释放与传递。

第五,正常的人体空间还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沟通与协调的通道。皮肤是分隔人体内外环境的一道屏障,而皮肤存在的空间,则对人体内外交换与调节起着重要作用。例如人体内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皮肤的正常空间散发到体外,以维持人体的正常温度。如果皮肤空间因为受寒等因素收缩之后,散热的渠道会受影响,体温也将会因此失常。 

 

图1.细胞膜的空间示意图[ ]{(1),正常温度下;(2),降温之后}

 

总之,人体中几乎所有功能的实现,都是离不开正常空间的参与,人体空间一旦失常,疾病由此而生。 

三、人体空间在疾病诊治、预防中的意义及病因学再认识

(一)认识到人体空间,有助于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预防

在临床上,惯性思维使我们一直以实体为中心对疾病进行诊治与预防。如针对着器官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各种化验检查的指标变化、病原体的数量及种类等,这种诊治方式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只有当实体出现明显异常之后,才能被现有仪器检查出来并得以明确诊断。特别是对一些只有症状而化验检查结果正常的疾病,医生往往既不知如何解读,也不知如何治疗。假如我们将空间纳入到认知视野,这种情况将得到改观。

通过人体空间的规律,可以更直观地诊断疾病。人体中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内在器官组织等发生了变化,则会通过人体空间在相应的体表出现异常反应。这也是中医临床中望诊、切诊等通过体表变化来判断内脏疾病的原理。

通过人体空间的变化,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甚至预防疾病的发生。很多疾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形成过程,也是正常空间逐渐被实体占有的过程。如肿瘤的生成、血栓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等(见图2和图3)。如果我们了解了空间的规律,就会在器质性疾病形成之前便能发现空间的异常变化并进行有效干预,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图2.血栓形成模式图[15]              图3.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模式图[15]

(二)认识到人体空间,会对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很多疾病治疗的原理,正是在于恢复其正常的空间。如泌尿系或胆管的结石消除之后,空间恢复畅通,症状解除;炎症的消除,使组织间隙的渗出吸收,恢复组织原有的正常间隙;血栓消融之后,血管空间通道恢复,血流畅通;肿瘤切除后,恢复了组织的空间,压迫解除……无论宏观上某些异常组织的切除还是微观上细胞代谢的正常恢复,都离不开对空间的改变。

(三)认识到人体空间,治疗渠道与用药途径会更加丰富

当前常见的用药途径,多是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但当我们认识到人体空间的规律之后,治疗疾病的途径可以更广泛。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皮肤及皮下组织广泛存在的空间进行体表用药来治疗内脏疾病,也可以通过在四肢远端的针刺等对内脏疾病进行治疗。治疗思路的改变尤其是用药途径的变革,会使临床治疗变得更直接、更简单、更有效,也会更安全。

(四)认识到人体空间,对病因的认识也将重新定位

以往我们认识的病因,多是一些很具体、可量化、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性因素。如果把人体空间纳入到认识视野,对病因的认知也会发生全新的变化。

人体空间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凡是能够影响到人体空间的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致病的原因。我们都知道突然降温之后,发病率会突然升高。但作为最常见的风寒等自然因素,很难用现行的病因标准来对它进行检测。但是从人体空间的角度来看,它的致病作用就显而易见了(见图4和图5)。例如在颈部的组织结构中,血管和神经都在肌肉的空间中穿行,当寒冷刺激该部位之后,皮肤与肌肉等软组织会发生收缩,空间会变狭窄,穿行其中的血管与神经等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压迫,进一步影响到营养来源与废物排出的正常通道,于是相应的功能与代谢指标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同样,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心理因素等,也会因为影响到正常空间的形态而成为致病的原因。

因此,从人体空间的视角重新认识疾病的原因,对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4.血管与神经在肌肉的间隙中穿行[15]     图5.血管与神经在肌肉的间隙中穿行[15] 

(五)认识到人体空间,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生命运行规律

生命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

在生命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本身正常还远远不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生命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协调是否正常,同样是保持生命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

各不相同的实体,组织的差异性比较大,它们之间的直接联系受组织的结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同实体之间的空间差异性就小得多,它们可以把全身乃至身体内外联系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人体空间在人体中无处不在,它除了为各部分实体提供存在与运行的场所,以及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能量供应与废物排出的通道之外,这些无处不在的空间,同时也为生命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各个不同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同配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认识到人体空间的这个作用,对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生命新陈代谢规律及疾病的形成、诊治与预防规律会有重要意义。

四、人体空间与中医经络的全新解读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

经络如此重要,可谓是中医体系的核心与灵魂。但经络究竟是什么?这是一直以来困扰医学界的焦点之一。

(一)传统中医经典已经在多处从多个角度描述了经络的空间特性

在中医传统经典《黄帝内经》中有“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的记载,即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通过经络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使之保持相互协调统一,完成各种功能。可见,经络是沟通与协调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途径或通道。

有关经络“通道”特性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有很多:

“行血气而营阴阳。”[ ]——经络是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能量的通道;

“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经络是治疗疾病的通道;

“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经络也是疾病传变的通道……

“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 ]——直接说明某些经络是处于肌肉等软组织之间的空间。

在中医传统经络理论中,经络与穴位中的“穴”本身就有空隙的意思。它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节”[ ]、“气穴”[ ]等。有的文中甚至特别强调了穴位是空间特性而非皮肉筋骨等实体结构,如“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针灸甲乙经》中甚至直接把“穴位”称之为“孔穴”[ ]。

(二)经络的空间特征也能在针灸治病时得到证实

针灸实践中,经验丰富的针灸师手下会直接体会到经络的空间感,这也正是古代经典中所描述的“气穴之处,游针之居”[ ],“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 ]。中国唐代针灸名家杨上善认为,这里的“巷”,就是“空穴之处”[ ]。

(三)现代科学实验证实了经络作为空间的特性

1950年初期,日本中谷义雄、法国Niboyet等用直流电通过患者的皮肤时,证实古典经络与穴位的导电量较一般部位为高[ ]。分析导电量高或低阻性产生的原因,杨威生等人依据已被普遍接受的有关生理学理论和相关结论,推断出“间液(组织液)的相对含量较高是经络低阻特性的根源”[ ]。而经络组织液含量较高的原因,正是由于它所具有的空间特性,使得体内各种不同的物质得以渗透充盈其中,导电特性也随之改变。但在有疾病的患者身体上,经络的空间结构会因疾病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故实验同时得出“低电阻的特性还会因为疾病的存在而出现差异”这样的结论。

198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孟竞璧等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对心包经、三焦经、胃经、肝经、胆经等十条经络进行研究证实,同位素的迁移有稳定的、清晰可见的线状轨迹,这一移行轨迹与古代中医描绘的经络循行轨迹大致相符[ ]。从实验的迁移路线、迁移速度,易受外力压迫、低温等因素影响等这些特性来看,都能验证经络所具备空间特征,而并非已知的神经或血管等结构。

(四)从人体形态结构方面,也能看出人体空间与经络的特征相符

人体无论皮肤还是内脏,无论是软组织还是坚硬的骨骼,组织与组织之间,细胞与细胞之间,分子与分子之间,甚至原子与原子之间,空间无处不在。也只有空间才能把人体中各种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细胞,甚至人体内外连结为一个相互通达且适度开放的整体。结合传统中医描述的经络特征,除了人体中无处不在的空间,没有任何其它已知系统能够与经络的特性相吻合,或者说只有人体中的空间才能与传统中医描述经络的所有关键特征相符。

我们通过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都能找出大量有关经络存在的证据,但为什么在对人体解剖时却看不到经络的实体结构呢?这正是由于经络的空间特性所决定。当通过解剖对人体实体组织进行分割时,一旦实体结构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原有的空间必然会变异或消失。就如一只杯子被打碎之后,其中能盛水的空间也会随之消失,人体经络空间同样如此。

通过多个角度对经络本质的认识与研究证明,“经络是存在人体中相对稳定相对有序的空间[2]”这个结论,不仅符合传统中医经典的描述,也能被现代科学实验所证实,并且能被临床实践所验证。

五、人体空间与中西医学原理

(一)人体空间与中医原理解读

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模式的生命科学。它的第一部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形成了,甚至“某些篇章的内容,要远早于这个时间,有可能上溯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

尽管有着数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且早已形成了成熟的疾病诊治与预防模式,但长期以来,其诊治原理一直很难与现代医学相兼容,也就很难用现代科学的语言体系进行解读与应用。但从人体空间这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来看,平时难以理解的中医诊治思路,与西医学的思维逻辑也并无矛盾,而只是视角不同而已,这也在无意之中架起一座中西医学沟通融合的桥梁。

例如,以最常见的感冒为例。西医学通常认为感冒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 ],但感冒的经验却告诉我们,多数感冒一般是在气温突然下降或人体受寒之后才会发生。在英语中感冒(Catch a cold)在字义上也与“寒”密切相关。为什么感冒会与“寒”有关呢?感冒后为什么会出现发烧、咳嗽、扁桃体肿大等一系列症状呢?从解剖结构上看,到达头、咽、喉、气管等部位的血管与神经都是在颈部肌肉的间隙中穿行通过的(见图4和图5),当受到寒冷刺激之后,肌肉等软组织因寒冷刺激产生收缩,组织间隙会变得相对狭窄,其中穿行的血管与神经便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影响到血液到达上述部位的正常循环,同时穿行其中的神经系统必然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于是,病人会因受影响的部位不同而产生各种相应症状,如头痛、头晕、咽喉肿痛或干痒、颈背僵硬疼痛、扁桃体肿大、咳嗽等。在治疗时,西医会根据表现出的不同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或应用抗生素治疗。而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因为“风寒束表”导致的。

感冒后最常见的还会有发热等症状。经典西医理论认为,该症状是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但从人体空间的视角来看,正常情况下,皮肤存在的空间(见图6)使人体内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得以向体外散发,使体温调控保持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如腋下温度36.2~37.2摄氏度)。如果受寒之后皮肤空间也会因此而收缩,导致向外散热的渠道受阻,内热积累过多使体温上升甚至产生高热,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

 图6.放大一千倍的皮肤[15]

此类疾病的治疗,传统中医并没有针对致热源或体温调节中枢去治疗,而是常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即用诸如麻黄汤、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之类的方剂。这些药物的作用机理,一是使得因体表受寒而收缩的空间得以舒张,内热因此能够向外散发,使体温降至正常;二是肌肉等软组织的空间也会因此得以舒解恢复,其中穿行的血管与神经受到的压迫解除,诸如充血、疼痛等各种症状均会在短时间内减轻或消失。其实临床上西医针对该类症状所使用的解热镇痛药之后所出现的皮肤出汗、肌肉等软组织松解等征象,也正是恢复了体表的空间,才会使相关症状减轻或消失。

中医的其它疗法同样会从空间的视角得以合理的解读。如常用的攻下法[ ],就是将存留于结肠中的宿便排出体外,恢复肠道空间的通畅;化瘀法[ ],就是恢复血管内的空间通道,使血管内受阻的血液得以流通等等。

(二)人体空间是中西医沟通融合的桥梁

作为医学,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但近代以来的中西医之争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中西医比较研究和结合研究的实践使我们看到,中西医之间的学术差异之深几乎到了格格不入的程度”[ ]。甚至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人就提出要废除中医:“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 ]。 但事实又告诉我们,中医在临床上确实行之有效,甚至能治愈一些其它医学体系无法治疗的疑难大病。即使当年反对中医的某些学者也认识到这一点。“中医之说,过于玄妙,不合科学方法,这是大家所承认的,但是中医的奇效也确乎有的”[ ] 。

那么,确有奇效的中医,为什么同时又会“不合科学方法”呢?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医赖以支撑的理论基础没有被客观认知,尤其是对经络本质及中医治疗原理的重新认识。

经络作为中医体系的灵魂与核心,人体解剖时却看不到实体结构的存在,研究者们又假说众多,相互矛盾,难以统一等,这就难免影响到人们对中医的认知。如果经络不能被证“实”,那么建立在它之上的中医诊疗体系,势必会被认为不符合“科学原理“。但是,当我们一旦认识到经络是存在于人体中的空间之后,中医诊疗体系就有了与现代科学对话基础,很多问题也就找到了共同的理论支撑。因为人体中存在的空间这个客观事实,无论是解剖学还是更微观的细胞学层面,乃至分子生物学层面,都能被我们用肉眼或仪器所直观地认识到,只是平时我们所习惯的以实体为中心的思维模式限制了我们的研究视角。这证明中医体系与现代医学或科学原理并不矛盾,只是认识的视角有所区别,甚至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中医学还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

可见,恢复正常空间是治愈各类疾病的关键前提。从人体空间的视角来分析与治疗疾病,仅仅是基于对人体中异常空间形态的物理状态的改变,并非直接针对分子结构、细胞受体、器官实质、细菌病毒等实体因素,治疗方法更直观、简单、安全,不需要以通过损伤实体结构为代价来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了药物对实体组织的破坏,这对于避免药源性疾病的产生有重要意义。

总之,认识到人体空间的存在,不仅能使医学基础理论得以补充与完善,更能对当前临床上诊断、治疗、预防等多方面存在的不足予以完善。同时,从人体空间这个崭新视角研究传统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很容易与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的语境与原理相兼容,为中西医学之间架起了一条沟通融合的桥梁,使人类医学体系变得更为圆融与完美,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六、总结与展望

当前医学界对人体空间的研究尚处于近乎空白的阶段,主要原因在于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使我们过度关注实体而忽略了人体空间的存在。因此,也就形成了当前医学基础理论存在严重缺陷,难以找到真正病因,无法有效预测疾病发生发展,难以有效根治疾病,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越来越高,治病高成本低效率。

当前国际上的一些前沿研究,似乎隐约关注到了“空间”结构。有学者意识到人体中具有空间特征的组织结构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如“间质组织”即“Fluid filled space”(充满流体的空间)的存在及其“缓冲作用”[ ]。但是,这种认知与真正认识到人体空间不同,依然没有脱离开以实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也就很难真正认识全面。笔者早在2006年出版的《生命空间论》中,就系统总结了空间存在的多种形式[ ]和作用[ ]。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人体是由空间与实体两部分共同构成,但以往以实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忽略了存在于人体中的空间部分。人体空间在生命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重新认识并研究它,可以弥补当前医学中的诸多不足。

第二,从空间视角解读经络本质,得到了实践的充分证明,这意味着,以人体空间理论提升对中医与针灸原理以及中西医治疗原理的科学认知,能有效促进中西医学的沟通与融合。

第三,影响人体空间的因素,同样会导致疾病的产生。这将使我们重新认识疾病的原因,平时医学上很多所谓“病因不明”的疾病,将会找到其真正的病因。临床治疗思路也将由以结果(如疾病的症状、体征、化验检查的指标等)为导向转化为以病因为导向,可以有效避免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从空间视角去重新认识、了解人体,需要我们重新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英文版链接:https://spj.sciencemag.org/research/2020/7989512/

参考文献:

[[1]] 张克镇.生命空间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0:2.

[[1]] 张克镇.生命空间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0:165.

[[1]] 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

[[1]] 罗发海. 古希腊原子论哲学中的辩证法[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5(2):84-88.

[[1]] 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68.

[[1]] 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3.

[[1]] 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57.

[[1]] 童明.空间神化[J].建筑师,2003(05):18-31.

[[1]] 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60.

[[1]] 罗嘉昌,郑家栋.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通融()[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1:124.

[[1]] 弘音.禅解道德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3:9.

[[1]] 金寿铁. 海德格尔与《道德经》[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6-15(B02).

[[1]] 赵斌,俞梅芳.老子思想与赖特有机建筑理论比较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8,30(03):72-76.

[[1]] 张克镇.生命空间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0:10.

[[1]] 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资料汇编[Z].2020.2.

[[1]]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01):3-10+64.

[[1]] 田代华等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1.

[[1]] 田代华等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1.

[[1]] 田代华等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77.

[[1]] 田代华等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96.

[[1]] 田代华等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48.

[[1]] 姚春鹏译著.黄帝内经【上】素问[M].北京:中华书局,2010.6:499.

[[1]] 田代华等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8.

[[1]] 蒋重母,邓海霞译著.黄帝内经下[M].长沙:岳麓书社,2017.12:622.

[[1]] 蒋重母,邓海霞译著.黄帝内经上[M].长沙:岳麓书社,2017.12:287.

[[1]] 田代华等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

[[1]] 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M].北京: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2:2.

[[1]] 姚春鹏译著.黄帝内经【上】素问[M].北京:中华书局,2010.6:453.

[[1]] 田代华等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6.

[[1]]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10155.

[[1]] 中谷义雄.良导络研究の全貌.汉方の临床[J].1956,3(7)54.

[[1]] 杨威生.低阻经络研究Ⅳ、对经络生理学功能的推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2):281-287.

[[1]] 孟竞璧,高惠合,王佩等.用同位素示踪法显示经络循行的初步研究[J].针灸研究.1987,12(1)77.

[[1]] 高也陶.《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新议[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4,21(2):27.

[[1]]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8,8(02):81-85.

[[1]] 张克镇.生命空间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0:373.

[[1]] 姚春鹏译著.黄帝内经【上】素问[M].北京:中华书局,2010.6:274.

[[1]] 王付.伤寒杂病论大辞典[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590.

[[1]] 任应秋著,孙燕整理.金匮要略语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5:372.

[[1]] 祝世讷.《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 46.

[[1]] 祝世讷.《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 81.

[[1]] 祝世讷.《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92.

[[1]] Benias, Petros C., et al.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recognized interstitium in human tissues." Scientific reports 8.1 (2018): 4947.

[[1]] 张克镇.生命空间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0:15.

[[1]] 张克镇.生命空间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0:34.

20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