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Testin云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 一年一届的315晚会落下帷幕     · 康佳携手海思鸿鹄媒体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新一代影音娱乐…
  1. 首页
  2. 专家观点
  3. 内容

首席观点 | 新的贸易战会是压垮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来源:商务金融网 日期:2020-05-06 人气:2679 责任编辑:

  

  文 | 潘泽清

  避险联盟网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摘要:

  特朗普5月1日表示,将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作为报复中国的“当然是选项之一”。这有可能会成为压垮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导致中美经济脱钩,形成两个相互竞争的市场。

  在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化有了很大的进展。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有两个力量:技术的力量和国际贸易自由化。

  跨国公司利用全球化力量,成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在全球化力量的作用下,运输成本不断下降,从而凸显了生产成本的重要性。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号称全球劳动力成本洼地,跨国公司蜂拥而至,招商引资突飞猛进,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飙升,从而成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之名。目前中国的劳动力生产成本优势不断弱化,产业集聚成本优势已经成为吸引、留住跨国公司的主要因素。

  全球化产生了所谓的“赢家”和“输家”,发达国家的中低收入阶层,被归为全球化的“输家”。“输家”具有民粹主义者思想,天然地就具有反抗全球化趋势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取向。特朗普2016年当选与之有关。因而,他当选后,发动贸易战就不足为奇了,他需要发动贸易战来回报支持他的选民。但是,贸易战无法解决问题,因此,中美最终还是达成了协议。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撤出中国的规模并不大,基本上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疫情增加了逆全球化的刚性压力。新冠疫情提醒跨国公司的决策者,在考虑全球生产布局时,必须考虑由诸如新冠疫情、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所造成的重大全球事件,可能会对零部件或产品的可靠供应造成重大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集中生产基地的优势将被削弱,部分跨国公司可能为了分散风险而迁出中国,这将弱化中国的产业集聚成本优势。

  目前,包括特朗普在内的美国官员正越来越多地敲响中美贸易战的战鼓。如果只是为了安慰民粹主义者,贸易战似乎不会非常激烈。但是,目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场疫情全球大流行中,美国政客可能认为,接近(cozy up to)中国的政治似乎是非常有害的。因为疫情的流行让一些美国人迁怒于中国,甚至上升到了狂热的程度,尤其是在大选年。这种情况下,报复中国就成了美国政客的当然之选。目前,美国找不到其他手段,贸易战可能是美国报复中国的唯一手段、可能更为激烈。

  从2019年的贸易战,以及新的贸易战可能更甚于去年的判断看,我们不得不正视,中美之间存在经济脱钩的可能性。经济脱钩包括贸易脱钩和技术脱钩。如果新的中美贸易战爆发,其最有害的影响将是全球产业链的中断,从而导致两个相互竞争的市场的出现。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历史上从未见过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如此脱钩。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1日表示,在他考虑如何就新冠病毒的传播对中国采取报复措施之际,提高对中国的关税“当然是选项之一”。在此前一日,特朗普也曾发出类似表态。受此影响,5月4日,全球股市进入避险模式。香港市场暴跌近千点,欧洲股市开盘全线杀跌,亚太市场除澳洲以外,亦全线走低。那么,特朗普再次威胁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认为,如果特朗普威胁付诸实施,有可能对成为压垮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导致中美经济脱钩,形成两个相互竞争的市场。

  1全球化的力量

  在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化有了很大的进展。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有两个力量:技术的力量和国际贸易自由化。

  技术的力量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全球化提供了必要条件,提高了企业在全球配置生产资源的能力。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缩小了全球性企业活动的时空范围,大大降低了母公司监管世界各地子公司所需的信息成本。如今,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可以在网上即时地掌握各地子公司的运行状况以及财务状态。其次,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特别是集装箱航运,成本低和可靠性高,极大地增加了国际贸易量,使复杂的供应链成为可能。

  国际贸易自由化表现为贸易壁垒的降低。二战结束后,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前的20~30年,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和人民意识到,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福祉。各国竞相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吸引外资的力度。在WTO的框架下,贸易壁垒大幅度下降。发达国家的关税从1948年平均超过40%,下降到前几年的大约3%。而且,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也大幅度地降低了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

  2“世界工厂”是如何练成的

  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主角,他利用上述的全球化力量,不断地在全球扩张,由此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从而成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意味着其必须不断地调整在全球的生产布局,在此次疫情前,跨国公司在确定生产区位时,遵循的是比较优势原则,以谋求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的生产区位选择取决于两个动因:节约运输成本和节约生产成本。从理论上讲,只要“节约的生产成本>节约的运输成本”,跨国公司就会将生产基地迁入节约生产成本较多的国家或地区;反之则迁出。节约运输成本与距离有关,这里所说的距离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高低等。如果关税下降,相当于拉近了生产基地与市场的距离。节约生产成本与要素价格有关,例如,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就可节约生产成本。基于这一动因的投资,应将生产基地选择在要素价格低的区位。在这,要素包括劳动、原材料、技术以及产业集聚等。

  在全球化力量的作用下,运输成本不断下降,从而凸显了生产成本的重要性。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号称全球劳动力成本洼地,跨国公司蜂拥而至,招商引资突飞猛进,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飙升,从而成就了中国的“世界工厂”之名。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产业集聚。在产业集聚区域,配套产业分工明确,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和规模经济,成本非常低;集聚程度越高,成本优势越明显。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人薪资的提高,中国的劳动力生产成本优势不断弱化,产业集聚成本优势已经成为吸引、留住跨国公司的主要因素。

  3全球化的赢家和输家——特朗普制造贸易摩擦的支持者

  在全球化的发展中,逆全球化的力量也在悄然生长。全球化产生了所谓的“赢家”和“输家”,目前中美的许多矛盾都能从中找到答案。下图是世界银行经济学家Branko (2012)给出的所谓的“象曲线图”,在图中,横轴是“把全球的人从低收入的人开始,从左到右排列,分成100份。”纵轴表示“全球各个收入阶层在1988年~2008年约20年间的实际收入增长率”。

  根据该图,可以将全球的人分为3组。A组是新兴国家的中产阶级;C组世界的超富裕阶层,这两组被归为全球化的是“赢家”。相信本文的读者大都属于A组,现在多少可以知道你为什么有钱了!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要成功必须懂得把握大势。B组是发达国家的中低收入阶层,被归为全球化的“输家”。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IT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的生产基地逐渐转移到中国等新兴国家,国内能够获得中等水平工资的工作机会逐渐消失;许多中等收入工作岗位被计算机取代,因而,原先的中产阶级收入得不到提高,中产阶级甚至有萎缩的趋势;与此同时,财富日益集中到持有股权的高管手中,如上图所示,收入两极分化正在加剧。”

  收入两极分化导致民粹主义思潮泛起,而且人多势众。民粹主义在本质上反映了一种对收入分配差距、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不满。他们认为,跨国公司和政治精英所推崇的全球化行动,“掏空了”国内的制造业基地,减少了低技能工人获取高薪工作的机会,使其现在不得不在失业和有失体面的服务业之间做出抉择。从民粹主义形成的根源看,其天然地就具有反抗全球化趋势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取向。

  特朗普2016年赢得大选,与这一民粹主义的兴起有一定的关系,因而,他当选后,发动贸易战就不足为奇了,他需要发动贸易战来回报支持他的选民。贸易战、加关税,相当于增加距离成本,因此,一些对关税比较敏感的跨国公司撤出了中国。问题是,一方面,以美国目前的情况,贸易战无法使得制造业重回美国,充其量、只能慰藉民粹主义者的情绪。另一方面,贸易战是一个双输策略,对两国经济伤害都很大,因为对于美国来说,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中国现在与美国人的生计问题 (bread-and-butter issue)联系在一起。因此,尽管双方谈判曲折反复,但是,最终还是达成了协议。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撤出中国的规模并不大,基本上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愿意增加进口,来与美国达成第一阶段协议。贸易战的关注点并不在于短期增加出口、拉动增长,而在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作为生产环节的稳定。

  4疫情增加了逆全球化的刚性压力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后疫情阶段,全国已经有21个省份应急响应降为3级,人们正在重返工作和日常生活。然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疫情的爆发提高了他的风险意识,他们在疫情后考虑全球的生产布局时,可能会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

  新冠疫情流行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冲击了全球工商界。它造成了部分企业倒闭、工厂停产、全球部分制造业及其供应网络的中断,包括汽车、电子、制药、医疗设备和用品以及消费品在内的主要行业受到严重影响。在疫情刚爆发时,一方面,一些代工厂商(OEM)生产能力受到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道路封闭导致运输能力下降,一些跨国公司感受到供应网络中零部件短缺的影响。这提醒一些跨国公司,将生产集中于中国一地可能是危险的。日前,美国、日本甚至提出政府出资,要把在华投资企业迁出中国。供应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供应链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制造质量、产能、交货、成本以及他们对工程或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等方面,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需要时间和精力。因此,供应链是为长期需求而设计的。一旦它们建立起来,就很难迅速改变它们以适应不可预测的中断。

  新冠疫情提醒跨国公司的决策者,在考虑全球生产布局时,必须考虑由诸如新冠疫情、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所造成的重大全球事件,可能会对零部件或产品的可靠供应造成重大破坏。在未来供应链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指标,不仅包括成本、质量和交付等传统指标;而且还应包括弹性、响应能力和可重构性等新的指标,这些指标都与生产的分散化有关。换句话说,他们在考虑全球的生产布局时,判断依据可能是“节约的生产成本-集中生产的风险成本>节约的运输成本”,在这,集中生产的风险成本是刚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集中生产基地的优势将被削弱,部分跨国公司可能为了分散风险而迁出中国,这将弱化中国的产业集聚成本优势。就目前的情况看,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企业外移迹象,这很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全球疫情未明,跨国公司在投资上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另一方面,中国的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节约生产成本优势,还暂时足以覆盖风险成本和企业外移所节约的运输成本。但是,不管怎么说,疫情垫高了逆全球化的可能性,在这一当口,从5月1日开始,新的贸易战可能要来了!

  5贸易战可能是美国报复中国的唯一手段、可能更为激烈

  目前,新冠疫情在美国蔓延,但是,似乎事情还不够糟糕,特朗普正在考虑与中国打一场新的贸易战。美国再次威胁提高关税,因为特朗普可能把对中国的报复作为他2020年竞选连任的核心。

  包括特朗普在内的美国官员正越来越多地敲响中美贸易战的战鼓。上周日,美国政府官员已经提出了重新对中国征收关税的想法,让中国为疫情较早在中国爆发承担“责任”。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正在考虑恢复关税,他称之为“终极惩罚(ultimate punishment)”,并威胁要退出让贸易战暂时停止的迷你贸易协议(第一阶段协议)。美国国务卿Mike Pompeo继续调升狂怼中国政府的调门,称中国“有传染世界的历史(has a history of infecting the world)”。

  特朗普再次威胁提高关税有其选举的需要。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中国问题专家Derek Scissors表示,随着他加大竞选连任的力度,特朗普“将不得不转向中国,他将不得不转向政治。”如前所述,在过去的十年里,在美国的很多地方,对中国贸易政策的不满情绪稳步增长,美国的民粹主义者指责中国掏空了美国的制造业,并进行了不公平的竞争。如果只是这样,贸易战似乎不会非常激烈,特朗普甚至只是做做样子。但是,目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场疫情全球大流行中,美国政客可能认为,接近(cozy up to)中国的政治似乎是非常有害的。因为疫情的流行让一些美国人迁怒于中国,甚至上升到了狂热的程度,尤其是在大选年。

  其实,从根本上讲,特朗普是不愿意破坏“第一阶段协议”的。在该协议中,中国承诺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并进行适度的经济改革,这对中美双方都有利。问题是,除了关税之外,美国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回应方式,能以合理的代价报复中国。美国已经探讨了一系列不同的措施,从美国对中国的部分债务违约,到让中国承担法律责任,再到立法迫使某些关键产品的供应商将业务迁出中国。但到目前为止,在白宫大肆指责中国,要中国为疫情负责的时候,美国还没有找到任何真正的方法来报复中国。

  由此可见,贸易战可能是美国的唯一报复手段,而且,其激烈程度可能会高于此前两年。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移出中国,其节约的包括关税在内的运输成本,可能大幅度增加,甚至出现“生产成本-集中生产的风险成本<节约的运输成本”的情况。因而,中美之间由病毒驱动的对抗,有可能导致中美两国经济部分脱钩。

  6贸易战结果以及疫情后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美经济可能脱钩

  自2019年初以来,中国经济是否会与美国经济脱钩,一直是有关贸易战的一个热门话题。事实上,这种讨论起源于美国,脱钩的概念也是在美国首先提出的。2018年,一些保守的美国战略家们想出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经济脱钩的想法,但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美国负担不起的灾难性的后果,经济相互依存的影响可能会阻止特朗普采取破坏性行动。然而,从2019年的贸易战,以及新的贸易战可能更甚于去年的判断看,我们不得不正视,中美之间存在经济脱钩的可能性。

  经济脱钩包括贸易脱钩和技术脱钩。前者是指两国之间进出口总额的减少,对彼此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在去年的贸易战中,中美贸易关系明显恶化。根据海关总署2020年1月14日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14.6%至5412.23亿美元。美国已被东盟(ASEAN)超过,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从而进一步落后于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这是自1997年有相关统计数据以来的首次。双边出口量的直线下降意味着中美贸易脱钩可能正在发生,而如果新的贸易战爆发,则可能“雪上加霜”。

  技术脱钩是指两国之间的技术合作减少,技术产品贸易额下降。许多中国学者认为,中美之间的技术脱钩已经发生。因为技术分离也意味着在产业链中两国企业更少的合作, 双方将努力寻找其他相互独立的供应链,这主要体现在进口脱钩。此外,技术脱钩还会导致彼此市场中技术相关投资的减少。

  如果新的中美贸易战爆发,其最有害的影响将是全球产业链的中断,从而导致两个相互竞争的市场的出现。实际上,2019年两国关税大幅提高所产生的贸易壁垒,已导致美国某些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从中国转移;中美科技战争促使中国建立了一个独立于美国供应商的供应链体系。这两个因素都可能加速这两个高度相互依赖了几十年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脱钩。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历史上从未见过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如此脱钩。


00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