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又一喜讯!远阳寰宇集团总经理吴小明女士荣获「大湾区杰出…     · 谨防上当 电信诈骗危害群众为何屡禁不止     · 2024 IAI传鉴国际创意节在京开幕!
  1. 首页
  2. 专家观点
  3. 内容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人才培养

来源: 日期:2021-11-18 人气:21998 责任编辑:主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一环。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进教授

近年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秉承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理念,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深度契合点,开辟“四个课堂”育人新路径、构建“三个资源”育人新体系、打造“三个一批”育人新载体、创新“三种精神”育人新特色,多维发力,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课堂、校园,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效推动人才培养理念和质量内涵提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现代高职教育文化育人改革创新之路。 

开辟“四个课堂”育人新路径 

开展“人文课堂”传经典。打造专业课堂,整合、梳理、挖掘各专业可落实、可渗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帮助学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打造专题课堂,开设射艺、陶艺、剪纸等课程,邀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师走进课堂,通过现场示范、专题讲解、片段重现等,打造言传身教、双向互动的课堂体验。

建设“展馆课堂”搭平台。建成一批专题文化场馆,挖掘中国礼射文化展览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馆、中国古籍图书专馆、中国古建筑文化馆教育功能,通过文化展示、课程打造、课堂教学、人文实践、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发挥文化展馆功能,开展系列展示展陈活动,设置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人生八雅”修身之道专题,推动单向课堂教学模式向多元互动的展馆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将文化展馆打造为复合课堂,转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体教科书。

创新“舞台课堂”重体验。开展志愿讲解课堂,将校园划分为4个文化片区,打造“校园八景”人文景观,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文化讲解服务;开展社团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推进“实践课堂”促交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校园”,开展剪纸、话剧、曲艺、舞蹈、行冠礼、茶文化表演等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系列活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社区”,组织学生利用彩绘技能装饰社区公共空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志性元素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公共空间。 

构建“三个资源”育人新体系 

建立贴近职业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体系”。学校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挖掘各类课程文化育人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

构建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组织体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制度体系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制度设计上有机融入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独立建制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专门机构,制定完善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方案与制度体系。

拓展体现建筑类高职教育特征的“资源体系”。建有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单位等近10个基地平台,承办两届以“礼射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打造“三个一批”育人新载体

打造一批品牌活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周、诗词大会、中秋雅集、元宵灯会猜灯谜等一批体现“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的文化品牌,形成校园文化的能量场和闪亮名片。

培育一批精品社团。组建了礼射队、陶笛社、邶风汉服社等近20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在政策、经费、场地、师资方面为社团发展保驾护航。

搭建一批育人平台。为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徐州市祭孔大典等提供志愿服务。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礼射队、龙狮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多次赴部队、社区、大中小学开展巡演,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三种精神”育人新特色

弘扬“礼射文化”以礼修身精神。依托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礼射研习基地平台,挖掘礼射文化育人价值,构建“必修课+选修课+讲堂讲坛”相结合的礼射文化育人体系。

传承“鲁班技能”德技并修精神。连续举办8届“鲁班技能”文化节,校内塑立鲁班像、鲁班锁,展示“鲁班文化”,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开拓“非遗文化”创新创业精神。组织学生与国家剪纸非遗传承人结对,提升学生“双创”思维能力,学校项目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夺金。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培养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并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本土实践范式。  转自《中国教育报》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