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务金融网-商务领域金融服务专家
商务合作 010-87161183
最新公告:     · 又一喜讯!远阳寰宇集团总经理吴小明女士荣获「大湾区杰出…     · 谨防上当 电信诈骗危害群众为何屡禁不止     · 2024 IAI传鉴国际创意节在京开幕!
  1. 首页
  2. 专家观点
  3. 内容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在《中国金融》发表署名文章

来源:中国银行 日期:2012-10-15 人气:2102 责任编辑:主编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10月1日在《中国金融》杂志发表署名文章:《走中国特色银行转型之路》。全文如下:

走中国特色银行转型之路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10年,成功应对了非典、汶川大地震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银行业改革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目前,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中国经济金融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大幕开启于1978年。1978年12月到1984年,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相继恢复成立或组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设立;一些城市信用社被合并重组为城市合作银行。到1993年,以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和10多家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多元化银行体系基本形成。机构多元化、开展市场竞争,是实现银行企业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改革步骤。但是,这一阶段的银行仍未真正实现经营机制的转变,资本实力薄弱,经营效率偏低。在1990年英国《银行家》全球千家大银行中,中国8家上榜银行资产、一级资本和盈利均仅占全球的1%左右。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国有专业银行改革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一系列措施相继推出:一是建立三大政策性银行,承接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解决专业银行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为其商业化改革创造了条件。二是以剥离政策性业务和1995年《商业银行法》出台为契机,对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包括发行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剥离不良贷款,强化法人体制,取消贷款规模管理、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及成立证监会和保监会、明确人民银行专司银行业监管等。

    2002年,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将四大国有银行综合改革作为金融改革的重点。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重组工作正式启动,将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在注资的同时着力推动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和创新。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沿着政府注资、财务重组、清理和剥离不良贷款、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强化风险管理、股票公开上市的改革路径,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此轮改革大大地增强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综合素质,为中国金融业抵御之后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银行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第一,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际地位持续提升。中国银行业在英国《银行家》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的上榜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股改以来数量猛增,在2011年达到了111家的历史新高。中国上榜银行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一级资本实力于2008年超过德国、2009年超过英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银行业,2012年达到7815亿美元,占全球的13.6%;税前利润占全球银行业利润比重稳步提高,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8年甚至高达73.8%,2009年以来欧美银行业虽有所复苏,但中国银行业占比仍在20%以上。

    第二,管理效率不断优化,经营绩效持续改善。资产规模不断增长,由2003年的27.6万亿元上升达2012年上半年末的126.8万亿元,增长了3.59倍;资本水平不断提高,由2003年仅有8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超过8%到目前390家全部达标;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12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0.9%,较2003年下降超过15个百分点。

    第三,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社会效益持续提升。在支持制造业、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需求的同时,积极扶持战略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等发展,不断加大对国家重点经济发展规划地区、东部产业升级和中西部产业转移承接地区的信贷投入,促进了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通过业务创新不断加大信贷资源倾斜,截至2011年末,贷款余额达到1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7.3%;在发展农村金融方面,通过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增加涉农业务规模,贷款余额达到14.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5.7%。

    中国银行业发展依然存在不足

    第一,同质化经营严重,经营特色不突出。首先,战略趋同,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经营特点、市场竞争态势和业务发展前景;其次,目标市场趋同,业务以贷款和传统中间业务为主,财富管理、交易银行业务以及投行等新业务发展相对滞后;再次,区域发展趋同,不论银行规模大小都热衷于扩张,特别是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发达地区;最后,收入结构趋同,尽管近几年来非利息收入占比由不及10%提高到了15%左右,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利息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

    第二,尚未完全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体系、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管理流程以及企业文化理念尚未完全转变,客户体验有待进一步改善,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型仍处于探索之中。

    第三,管理方式粗放,经营效能仍有巨大提升空间。近几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依赖规模扩张、粗放经营特征依然明显:产品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新兴业务拓展乏力;渠道服务效率不高,客户管理精准化程度不高;风险管理能力滞后,资本管理能力有待提高;运营保障缺乏弹性,效率不高;等等。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监管约束,外延粗放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亟须改变。

    第四,金融体系不完善,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等金融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中小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还不够全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空白,小企业专营机构需要进一步向社区、县域和大的集镇等基层延伸,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强化“三农”市场定位,下沉经营管理重心。

中国银行业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金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银行业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转型势在必行。

    五大机遇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银行业务空间依然广阔。虽然受到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综合成本上升,发达国家经济前景暗淡、外需放缓等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但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的增长模式依然具有潜力: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大有可为,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人均工业增加值较低,仅为日本和美国的五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城镇化提升空间巨大,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约为51.3%,正处于国际公认的30%~70%之间的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GDP与社会融资需求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85。因此,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将为中国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蕴藏巨大的金融新需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着几个重大的任务:一是经济驱动向以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转变;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增长将从高消耗、高排放型向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三是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蕴藏着巨大的金融新需求:一是随着消费和内需的启动,居民消费理念的逐渐变化,银行消费信贷、资产管理与信用卡业务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是农业、服务业以及节能环保、文化传媒等战略性新兴行业的金融需求将更加旺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民生工程等领域蕴含着广阔的业务空间;三是中西部、环渤海以及东北地区经济地位将更加突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境外金融业务大有可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产、流通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境内企业融入海外市场、资源、技术的程度加深,企业“走出去”步伐将明显加快。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1.8万家,直接投资累计净额4247.8亿美元。企业“走出去”将需要多元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包括海外融资、现金集中管理、大宗商品交易、投行以及市场风险管理等,将有力推动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也将为中国银行业带来重大机遇。自2009年央行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跨境使用迅速增加,以香港为中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快速发展。未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境外人民币存贷款、结算、托管等业务需求势必快速增长,为中国银行业带来新机遇。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现代金融是高科技的金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金融发展的核心基础和金融竞争力的核心部分,金融机构如果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就完全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目前,以互联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创新呈现出深度融合、广泛应用和快速变化的特征,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态以及商业模式,加速了金融脱媒,给银行带来了重大挑战。比如,国内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已接近二百家,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连续五年增幅保持100%,现已突破2万亿元。同时,信息技术也为银行提供了提升服务能力、降低成本的强大工具:一是先进的信息挖掘系统和产品研发能力,使得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成为可能;二是高效率的自助渠道降低银行营运成本,远低于传统物理网点的成本;三是信息技术提升拓展了银行的服务和管理半径,实现了从本土发展到全球拓展、从分散式经营到综合化发展的飞跃。

    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为综合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环境。第一,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券融资工具市场迅速发展,互换、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市场稳步推进,银行综合经营业务潜力巨大。目前,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总共发行了4200笔,累计发行规模已经突破了7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在企业直接融资领域的重要性逐渐加强。第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截至2011年末,已有8家试点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6家银行入股保险公司,7家银行设立或入股金融租赁公司,2家银行入股信托公司,3家银行设立或入股消费金融公司。

    三大挑战

    金融脱媒日益深化,直接融资挤压业务空间。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直接融资和以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都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两者协调发展,将大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将受到金融脱媒的严峻考验,存款和贷款都可能会被直接融资市场所分流:一方面,居民存款加速向股票、债券、保险、基金等领域分散,另一方面,企业融资方式日益多元化,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逐渐降低。目前,这一趋势已有所体现:从资产占比来看,中国银行业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比重由2007年的接近91.9%下降到2011年的89.9%;从社会融资总量来看,中国银行业融资由2007年的78.6%下降到2012年前8个月的69.6%。

    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息差业务面临挑战。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正处于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的最后攻坚阶段。今年6月以来,央行放宽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0.7倍。未来,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给中国银行业的息差业务带来巨大挑战。

    以资本为核心的监管趋严,外部约束日益增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了巴塞尔协议(Basel Ⅲ)的出台,增加了全球银行业的资本压力。Basel Ⅲ不仅要求银行增强一级资本质量,提高最低一级资本比例,增加缓冲资本,还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要求。中国银监会于今年6月正式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这与国际监管标准及国内现行监管要求保持一致。虽然《管理办法》允许银行在2018年底前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短期内不会对银行经营产生影响,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对银行资本要求日趋严格是毋庸置疑的。

银行转型之路

    经营环境的深刻变革,要求中国银行业加快转型,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脱媒以及利率市场化将导致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不同类型的银行必须要有差异化的战略,细分客户、找准主要的客户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多层次、差异化的银行经营格局有助于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比如,资本雄厚、技术先进、具有全球性服务网络的大型银行,向全社会提供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广泛金融服务;在某些业务具有优势的银行,集中精力和资源发展该领域业务,不断提高运营效率。

    构建资本节约型的发展模式,降低资本消耗。为了应对资本监管压力不断加大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必须改变资本消耗过大的传统经营模式,调整业务结构、发展轻资本业务。一是以资本节约为管理导向。坚持建立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资本节约型发展的战略导向,充分运用经济资本这一工具,使资本节约理念贯彻在业务规划、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等各环节中。二是以信贷促投行业务,提高资本效率。积极探索利用传统优势发展投行业务的模式,实现企业采用直接融资方式导致的贷款业务“被动替代”向以过桥贷款等金融创新为代表的“主动替代”。三是积极发展贷款二级市场业务。依赖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庞大的客户基础、超群的产品组合管理能力来提高非利息收入,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

    发展国际化经营,适应企业“走出去”需求。中国银行业应该以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为契机,积极发展跨国经营,调整优化区域布局。一是重点关注新兴市场。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东移,全球未来经济增长将主要发生在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将成为银行的必争之地。二是努力拓展当地客户。目前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通常采取“客户追随者”战略,这是符合现实情况的。从长远来讲,中国银行业有必要采取客户多元化的策略,在巩固“走出去”中资企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当地客户,拓展新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为中国银行业提供广阔的人民币兑换、跨境贸易结算、海外人民币贷款和贸易融资等业务机会。此外,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离岸中心将成为境外人民币使用和流动的重要场所,为中国银行业拓展全球金融市场业务创造了条件。

    稳步发展多元化经营,应对金融脱媒趋势。发展综合化经营是银行改善收入结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需要,也是银行满足客户金融需求日益丰富的需要。一是大力发展非牌照类非银行业务。优先发展非牌照类的投行业务,争取率先在这些领域形成优势和品牌:充分认识以融资券为代表的信贷票据化趋势,全面推进债券承销业务发展;以高端客户为突破口,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顾问服务;重塑银政关系,从单一的信贷提供者向全面金融服务提供者转变;加大投入,提升企业并购重组顾问等高价值的服务。二是稳步发展牌照类非银行业务。综合经营并非无所不能,要结合银行本身的战略导向和金融业务的属性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发展投行业务,提供承销、经纪、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加强银行保险业务,充分发挥银行与保险业务的协同效应,扩大代理销售保险;稳妥开展信托业务。

    走智能化发展道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引领”的发展战略,顺应信息技术变革趋势,按照全新商业模式特征和用户行为习惯提供全流程、全链条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推动内部业务流程改造,实现渠道交付网络化、客户管理精准化、产品研发灵活化、风险管控系统化、运营保障弹性化、决策支持数据化、综合管理自动化。
 

00
分享: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评论,请在下方输入框内填写评论内容
热点聚焦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