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国公布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略逊于去年12月的50.6。不过,更能反映普遍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汇丰采购经理指数却上升至52.3的两年来的高点。另一方面,周日公布的1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56.2的半年来的高位,为第二季将推出的改革与财政刺激举措建立稳固的基础。去年,服务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5%, 政府希望两年内将之提升至47%,应无悬念。
十八大后的中国社会日趋稳定,政策可趋向积极,对中国股市有利。虽然深沪300指数从去年12月初至今已有26%的升幅,但笔者相信,中国A股只不过正经历牛市第一期,今年内应该仍有20%的升幅,深沪300年底可升至3200点以上。A股市场价格虽有反映改革利好因素,但并未完全反映以下因素:1) 经济循环见底刚回升,公司盈利有上升空间;2) A股现在估值仍低,市盈率随投资信心上升可回升至12.5倍(现为11倍,2008至今平均 15倍,最高为26倍)。
A股的表现,向来与环球流动性的相连性不高,原因是中国资本帐开放程度仍低,美、英、日量宽所创造的流动性,并不容易走进中国,相反地,若各国退市,亦不会引致热钱大量撤离中国而导致中国股市下跌。
既然中国股市并不受环球货币政策的松紧度影响,则从去年12月以来的升市主要是反映经济周期回稳,某程度反映市场对改革的憧憬。笔者曾说,中国未来数年的政策都会是「宽财政、稳货币」,今年上半年,政策指导较高流动性以支持一系列发改委已审批项目,下半年改革进程加快,城镇化付诸行动,户籍、税制、市场改革与财政刺激并行,中国经济增长今年料可达9%。
除市盈率及市帐率不高以外,中国市场结构趋健康,零售开户增速不快,但因为合格境外投资者额度增加速度较快,代表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市场投资占比上升,稳定因素增加;互惠基金持股量低,有增大投资空间。
中国通胀亦只轻微上涨,去年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至50枯荣线上至今,消费物价平均涨幅只是2.1%,比起2008年最高月份通胀的8.6%,通胀升幅只是四分一,除代表经济增长水分不高,政府对经济出现逆境时可推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行性高。
最近中国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的财富管理,在信托类及私募类投资产品监管进一步收紧下,部分资金将脱离银行体糸,进入股市及债市中,对中国股市注入一批新资金。
日元转弱,对中国影响轻微,中国产品在供应链上处日本产品的半制成品供应商位置,并不是直接竞争对手,人民币亦无加入货币战争的迫切性,中国资本帐项开放速度亦不会减慢,若日本减慢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将由金融资产投资上升弥补。
因此,中、长期因素仍支持中国A股继续上升。
另外,上周五美国公布1月份就业报告,非农业职位增长为15.7万个,失业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7.9%,两项数据皆逊于市场预期。虽然,去年11及12月份的非农职位增长都向上修定,以目前职位增长速度,仍需3年以上失业率才会下跌至6.5%以下。上周五美股早段偏弱,10年期美国国债利息率曾经一度下跌至1.92%,其后美国再公布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报53.1,大幅优于市场预期的50.7,美股反弹,10年期利息上升至2%附近,美元兑日元受惠于市场风险承担能力提升,上升至92.97的32个月高位。
美元兑日元汇价上升,最受影响国家会是德国、南韩与台湾,这几个国家的出口与日本直接竞争。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在生产链上是日本供应商,反而在外贸上能获益。日元下跌,会增加日本人及企业购买海外金融资产,但亦可能减慢日本对外的直接投资,因此,资本帐上的影响不大。短期内,韩元与台币仍有压力,不过由于韩元与台币汇价近年已受央行积极干预,升幅并不显著,预料贬值幅度有限。德国情况较差,但市场年初正由「过度恐欧」修正至「过度好欧」,欧元在交差买盘支持下节节上升,兑美元已升至接近全年目标的1.38,相信已经达标,适宜离场。(星展银行财资市场部高级副总裁王良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