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储局主席柏南克向美国国会作证的预先准备讲稿中,虽然照例为量宽政策护航,声称量宽支持经济,但在答问环节中显得举棋不定,甚至表示在未来几个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有可能决议减少买债量。
当然,减少买债的先决条件是经济持续改善,而联储局又要对就业稳健增加信心。联储局虽然迟早都要停止买债,但柏南克这个渐渐的态度改变就令市场担心他一向的量宽坚持有所改变。美元在柏南克说到step down,即减少买债时大幅反弹,美国国债孳息率上升至2.06%,而美股亦由升变跌,标普500 周三收市跌0.83%。
美元短期强势自早前美国公布新申领失业救济人数跌至32.3万人的5年低位开始,当时几个共和党议员亦大力批评柏南克有意识地不公布买债计划详情,引致美元指数从当时的82 反弹至周四的84.4水平,上升幅度达2.9%。
现在美元指数的水平已经高于去年7月高位,比去年9月13日QE3 公布时高6.6%,QE3 带来的美元弱势已经完全修正。联储局若退市,步骤会是首先停止买入房按债券,进而减少买入国债,最后完全停止,至于何时把手头上国债沽出,则暂时未有定论。
美息暂难上调
美国若要加息,则要看失业率何时降至6.5%及通胀率不爬高至2.5%。以目前职位增长速度计算,失业率约于20个月后达标,因此联储局要到2015年年初才会加息。
美国今年开始强制减省开支,政府没有可能以财政政策推动经济,联储局挑起刺激经济的担子,共和党人现在争取政治筹码,不停加大对政府政策的批评,引致柏南克被迫在言辞上有所妥协,但柏南克已经进入准备退休期,副主席叶伦是研究失业率权威,似是6.5%的失业率目标的始作俑者,若要联储局再进一步有实质让步,似乎不容易,美元因为美息上升的预期走强应不是长期趋势。
1995 至2000 年美元出现自1985 年「广场协定」后一波最强劲走势,美元指数于该5 年内上升44%,但当时美国增长平均4%,美国10年期国债孳息率达7.8 %,道指于该5 年内上升1.8 倍。反观当时的新兴市场不断发生危机,有1995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及1998 年俄罗斯国债违约,美元资产当时是天之骄子。
九十年代中,互联网科技由军用发展至商业化,推动科网股泡沫,再吸引大量资金进入美国,再推高美元。审视今天状况,除美股于过去2年走势较好外,其他利好美元条件甚为薄弱,美元强势应属短暂。(王良享)